最看好印度的國家,可能是新加坡。
3月25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公開強調,新加坡和印度是長期伙伴,兩國的雙邊合作目前進展順利。李顯龍還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愿新加坡與印度的關系繼續繁榮發展。”
印度總理莫迪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圖源:社交媒體)
新加坡也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李顯龍說的話——它多年來都是印度的最大外商直接投資國,超越美國和日本。即便在印度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大幅度下滑的今天,新加坡依舊不離不棄。
各國對印度的FDI流入對比,新加坡遙遙領先且仍在加碼。(圖源:印度工業和內部貿易促進部(DPIIT))
繼去年同比下降了27%,美國、毛里求斯、荷蘭等國的投資金額明顯減少之后,今年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下滑。
來自印度央行(印度儲備銀行,RBI)3月的數據顯示,2023-24財年前10個月(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為255.3億美元,流出量為101.1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FDI的流入為367.5億美元,流出為117.5億美元。
這意味著,流入印度的FDI減少了112.2億美元,同比下降30.53%。
印度方面將下跌的原因歸咎于全球經濟放緩,導致流入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大幅減少。但新加坡仍然在一堆國家中脫穎而出,繼續蟬聯印度FDI的最大來源國。
具體來看,在2023-24財年前6個月(2023年4月至9月),新加坡對印度FDI達到了52.2億美元,比第二名的毛里求斯(29.5億美元)和第三名的日本(20.9億美元)加起來還多。
新加坡,投資印度的“跳板”
從新加坡流向的印度投資,其實并非都來自新加坡本土公司,有不少是來自在新加坡有業務的外國企業。
這些企業因為稅率優惠和營商環境等因素,選擇在新加坡注冊公司,以此為跳板,再去印度投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沃爾瑪。在2018-19財年,新加坡對印度的FDI達到了162.3億美元,占比超過印度整個財年FDI (443.7億美元)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在這一財年,沃爾瑪對總部位于新加坡的電子商務公司Flipkart進行了160億美元投資,該公司占據了印度線上零售業近一半份額。
今年,Flipkart又獲得了一筆來自新加坡母公司的投資,金額高達1.11億美元。而這些投資,自然統統算在了新加坡對印度的FDI上。
截至今年3月印度本財年的FDI情況(圖源:印度央行)
在新加坡之前,毛里求斯曾經多年獨霸印度FDI來源國的榜首。
一是因為毛里求斯本國有相當多的印度裔,占總人口的67%,他們熱衷于對印度進行投資;二是印度與毛里求斯曾簽訂長達33年的優惠稅收協定,部分外國公司通過在毛里求斯注冊公司的名義對印度投資,可以獲得很多稅務的優惠。
2016年5月,為了打擊海外洗錢,印度政府中止了與毛里求斯的稅收協議,開始對投資印度的毛里求斯公司征收資本利得稅。當然,同年12月,印度也和新加坡修正了稅收協議,開始對新加坡公司征收資本利得稅。
在相差不大的稅收條件下,新加坡以良好的商業環境脫穎而出。
近年來新加坡對印度FDI趨勢 圖源:GOI
作為普華永道的合伙人,博赫拉在新加坡從事印度方面的業務。他說:“毛里求斯已經喪失原來的優勢了,很多國際企業發現新加坡更具有戰略價值,他們選擇來這里注冊成立公司,繼而向印度投入FDI。”
新加坡是全球企業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企業所得稅率為17%,遠低于印度的25%。同時,新加坡還是國際金融中心,人才豐富,其資本市場也連通著國際市場。
印度媒體指出,新加坡之所以能成為各國向印度投資的跳板,還有一項優勢在于它有穩定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治安和發達的生活水平。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更愿意與家人長留在這里。
主權基金也看好印度
除了外國企業,新加坡主權基金和本土企業近年來也在大力押寶印度。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的高管在去年已經透露,GIC正在調整資產配置,應對通脹環境、地緣政治風險下的國際供應鏈變化。他們考慮將投資對象逐步轉移至印度這樣的新興國家。
新加坡另一大主權基金淡馬錫也明確指出,希望未來3年,每年在印度部署30億-50億美元的資金,目標是銀行、金融業務、醫療保健、工業、科技、消費部門以及能源轉型。
2015年,李顯龍與訪問新加坡的莫迪一起自拍。(圖源:印度駐新加坡大使館官網)
此前,新加坡航空公司還與印度巨頭塔塔集團簽署了一項協議,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印度航空公司25%的股份。新加坡航空公司CEO吳俊鵬表示,他計劃將印度打造成一個新的航空樞紐。
“你可以看得出來印度的潛力有多大。印度市場在不斷增長,但服務嚴重不足。”吳俊鵬說。
今年1月7日,在印度舉行的泰米爾納德邦全球投資者大會上,多家新加坡公司與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達成了37億美元的投資計劃。
這些計劃包括但不僅限于:凱德投資在印度南部城市真奈追加投資,用于建設商業園區、物流、倉儲和數據中心;機器人公司Lionsbot,將與印度當地大學合作,成立培訓實驗室以及硬件和軟件設計課程。
新加坡企業還承諾要在印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權健公司Crayon Data就計劃,未來三年內在印度當地創造150個直接就業和350個輔助就業機會。
新加坡貿工部(MTI)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表示,這些投資將分幾年實施,涵蓋可持續發展和基礎設施等高增長領域,以及技術和技能方面的合作。
雖然持續加碼印度,但新加坡的企業和機構們也不得不面臨一些營商的問題,比如印度普遍過高的稅率。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今年,類似Pine Labs、Zepto、Meesho等總部設在美國或新加坡的初創公司,為了方便推廣業務,都想申請將總部遷至印度,然而這一舉動卻很可能讓它們面臨印度高額的稅款。
此前,沃爾瑪為了讓旗下移動支付PhonePe切割出來并遷往印度,向印度政府繳納了近10億美元稅款。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66329.html印度吸金能力驟降:外商投資減少超百億美元,但新加坡仍一片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