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汽集團(600104.SH)披露了2025中期報告。
報告期內,得益于銷量的增長,上汽集團實現合并營業總收入2995.88億元,同比增長5.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18億元,同比下降9.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4.31 億元,同比增長432.21%。

上汽集團2025年上半年主要會計數據 來源:上汽集團公告
上汽集團在業績報告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業“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0.3%。但同時,行業競爭也更加激烈,這也使得整體盈利水平持續承壓。
月銷同比“7連漲”,上汽全面“開花”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雙雙突破1500萬輛大關。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96.8萬輛和693.7萬輛,占整體銷量比例達44.3%。
汽車產業活力持續釋放,上汽集團似乎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銷量密碼”。
上汽集團發布的產銷快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整車批售205.3萬輛,同比增長12.4%,且終端零售交付達到220.7萬輛。
從更詳細的數據中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在業績周期內表現強勁,分別實現了130.4萬輛和64.6萬輛的銷售,成為了推動上汽集團銷量增長的主力軍。
此外,在歐美反補貼稅不利影響下,上汽集團依舊實現了海外市場同比1.3%的微增,1-6月銷售新車49.4萬輛,并累計在海外市場銷量超過600萬輛上汽產品。
得益于銷量的節節攀升,2025年上半年上汽集團的總營收也達到了2995.88億元,同比上升5.23%。要知道,在2024年同期,上汽集團的營收同比下降了兩位數,達12.43%。
這種銷量增長的態勢在7月表現的同樣明顯。
今年7月,上汽集團銷售整車33.8萬輛,同比增長34.2%,保持了今年以來單月銷量實現同比“七連漲”;1-7月累計實現整車批售239萬輛,同比增長15%,終端零售交付達到256.7萬輛。
大刀闊斧改革的上汽,仍未走進“安全區”
上汽集團在中期報中提到:“公司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形勢,一方面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推進組織機構調整、 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激勵約束等工作;另一方面全力以赴開拓市場,整車銷量實現兩位數增長, 經濟運行保持企穩回升勢頭,經營韌性得到鞏固增強。”
在上海車展的MG品牌發布會上,上汽集團乘用車高層接受媒體群訪時也曾談到,當前國內汽車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上汽想要繼續在國內市場占據主要份額,就必須繼續求變。
上汽集團大刀闊斧的求變策略始于2024年,在上汽集團新一輪人事換防中,技術出身的王曉秋擔任上汽集團董事長,從上汽大眾到上汽集團的,賈健旭擔任上汽集團總裁。
同年8月,新能源品牌智己和上汽飛凡的研發業務并入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兩個月后,飛凡與榮威合并。
進入 2025 年,上汽 “刀刃向內” 的自我變革進一步加速。賈健旭在 2025 年開年便明確表示:“圍繞集團整體目標,各板塊和整車企業必須做到‘提質升級、瘦身健體、業務協同、防范風險’。”
緊接著,上汽集團就在1月推進業務整合,將上汽乘用車(榮威飛凡、名爵MG)、上汽國際、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等多個品牌合并為“大乘用車”板塊;2月又啟動中高層人事調整,一次性任免63名干部,涉及榮威飛凡、MG名爵及研發制造等多個部門。
從當前成效來看,上汽集團的組織變革的確同步推動了銷量的增長,但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經從“小組賽”跑到“淘汰賽”的當下,盡管上汽手握連續7個月銷量同比增長的成績單,但并未真正進入“安全區”。
官網顯示,上汽集團主要乘用車品牌包括IM智己汽車、上汽榮威飛凡、MG名爵、五菱、寶駿汽車、上汽大通、上汽大眾、上汽奧迪、斯柯達、上汽通用別克以及和華為剛剛官宣不久的“第五界”——SAIC尚界品牌。

上汽集團部分乘用車品牌 來源:上汽官網
上述品牌中,IM智己是2020年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被并入榮威的飛凡,曾是作為榮威高端系列存在的高階智能純電品牌。其它整車品牌,則是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適時推出純電或插混車型。
只不過,從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上汽半年超200萬的銷量,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品牌方面還需努力。
曾“單飛”探索的飛凡,經歷“試錯”后最終回歸榮威體系;IM智己已跌出新造車勢力主流品牌陣營。懂車帝數據顯示,近半年,IM智己的銷量不足3萬輛,7月月銷也不過6000輛。
目前表現相對亮眼的,或許是五菱宏光MINIEV與五菱繽果。懂車帝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這兩款車型銷量分別達17.35萬輛、7.8萬輛。但需要注意的是,兩款車型的價格區間分別為3.58-5.08萬元、5.18-8.48萬元,顯然難以成為上汽在新能源領域的“品牌門面”。
如此來看,在8月25日開啟預售的尚界品牌首款產品尚界H5任重道遠。
無論是與華為合作的品牌背書、上汽集團自身的技術積累,還是尚 H5 16.98萬元起的預售價格,都讓這款車型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
方正證券曾在研報中指出,隨著后續多款車型上市,尚界全系銷量有望達到50 萬-100萬輛規模,為上汽打造全新增長曲線。
但也有業內人士直言,華為已經與多家車企達成合作,智能輔助駕駛等技術,不僅會搭載在“五界”車型上,其它主流車型也會同步上市。“因此,面對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即便尚界有爆款潛質,上汽仍不可掉以輕心。”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2388.html半年銷量破200萬輛,營收近3000億,上汽集團找到了增長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