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李想公布了理想汽車近期在AI領域的進展。他表示,在自動駕駛層面,公司正借助AI技術實現從端到端+VLM(視覺語言模型),邁入VLA(視覺語言行動模型)的階段,同時也正通過最新的VLA模型推動自動駕駛技術邁向更高臺階。
李想認為,當前汽車行業中的L2級別、或者宣傳口徑上的L2+級別自動駕駛,本質上依舊是輔助駕駛,僅能發揮輔助的作用。在這過程中,車輛行駛仍需要大量人工介入。但AI技術的發展能夠大大縮短自動駕駛技術從L2級別到L4級及以上級別的跨越。
“我們只有讓它(自動駕駛技術)變成一個真正的司機,它才是一個生產力工具,不只是一個輔助工具。”李想說,“今天L2、L2+級自動駕駛其實是個輔助工具,輔助工具還需要人大量的參與。”
圖源:理想汽車官方微博視頻截圖
自動駕駛迎來DeepSeek速度
隨著政策優化和技術迭代,市場各方對輔助駕駛技術應用的認知與期待也更趨理性。
4月下旬開始,國內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宣傳更加務實,“智能駕駛”、“高階”等詞匯逐步減少,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行業回歸了理性。不過在行業、企業和學術界看來,自動駕駛是大勢所趨,尤其在AI技術的帶動下,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快速發展。
李想對此深以為然。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AI成了他口中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李想不再擔任理想汽車“產供銷聯席會”主任,由總裁馬東輝接手。這被外界解讀為李想要騰出精力研究AI。
為此,李想還專門錄制了2期視頻,表達他對AI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融合發展的觀點。他表示,2025年后DeepSeek、通義千問等人工智能產品讓中國在基座模型、推理模型以及多模態方面,極大拉近了與美國的差距。
“而且中國企業做出來這些模型效率也更高,無論是在預訓練上,在訓練的層面,還是在后續的整個推理層面。”李想說:“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更有信心,這也樹立了我們AI做得更好的信心。”
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開源讓理想汽車大受裨益,理想汽車原計劃2025年年底推出AI語言模型,但DeepSeek開源為我們加速了9個月的時間。“受DeepSeek開源的啟發,所以我們也把自研的整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給開源了,想給產業做出一些貢獻。”
自動駕駛的黎明時刻
產業都在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投入,但目前的L2級自動駕駛技術(輔助駕駛)尚難以完全滿足市場對安全的要求。甚至有觀點認為,今天的輔助駕駛其實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上,輔助駕駛應該被叫停。
但在李想看來,當下的自動駕駛領域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他認為黎明馬上就要來了,但是會先經歷一個黑暗的過程,之所以有黑暗是因為要迎來黎明。
“我們熱衷于去解決行業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愿意去解決各種行業遇到的問題,包括做操作系統,也是因為過去傳統的車控、智控操作系統性能差、開發緩慢、芯片匹配周期長等問題。這些問題(存在)恰恰是我們的價值所在。”李想說。
李想認為,真正的自動駕駛應該是“造”一個司機,而不是一個輔助工具。只有讓它變成一個真正的司機,它才是一個生產力工具,不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今天L2、L2+其實是個輔助工具,輔助工具還需要人大量的參與。
此外,特斯拉FSD(Full-Self Driving)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李想認為,特斯拉FSD13.0版本后的能力非常強,且基本功非常扎實。這是理想汽車需要去學習的地方。
理想汽車也依舊在學習蘋果等頂級科技公司。“我們在規模小的時候沒有看懂蘋果,當你做到千億收入,你再去看這種萬億收入公司的能力的時候,你開始模模糊糊能看懂一些了。因為規模是一個可以確定衡量的變化,也會帶來用戶規模和用戶需求的變化,技術和產品的變化,也會帶來組織和能力的變化。”
此外李想還生動比較了公司內部對增程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投入力度。據他透露,理想汽車為了做好輔助駕駛,做了大量學術研究、做了操作系統、構建完整的訓練體系,甚至去直接去改芯片的底層軟件。
“這方面做得功課、工作量,比增程做得更多。”他說:“還有一個評價角度,就是我們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2024年和2025年初,每一個輔助駕駛團隊的核心人員可能基本上都會接到20個以上的獵頭電話。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2314.html從造車到“造”司機:李想轉做AI研究員,理想汽車不專心做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