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前后,一場圍繞DeepSeek展開的“AI風暴”席卷汽車行業。
《消費者報道》統計發現,截至2月22日,已有20余家車企和品牌宣布與DeepSeek深度融合,包括吉利、奇瑞、長安、上汽、東風、廣汽、寶駿、上汽通用、一汽大眾、東風日產等主流車企和品牌,以及理想、嵐圖、極氪、極狐等造車新勢力品牌。
此次車企集體接入DeepSeek,能否讓汽車智能化水平進入新階段?DeepSeek真能為汽車的人機交互體驗及智能駕駛帶來實質性的提升嗎?對于消費者而言,DeepSeek是真的有用,還是只是車企營銷的噱頭?
老牌車企爭相接入
吉利是第一個宣布接入DeepSeek的車企。2月6日,吉利率先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星睿大模型已與DeepSeek-R1完成技術融合,主要對星睿車控FunctionCall大模型、汽車主動交互端側大模型等進行蒸餾訓練,后續會以此為基礎,持續訓練子品牌極氪自研Kr AI大模型推理能力。
吉利宣布入局后,多家車企陸續宣布接入DeepSeek。
東風旗下自主品牌也已經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語言模型接入工作,并宣布將于近期陸續搭載應用在嵐圖、猛士、奕派、風神、納米等品牌的車型。東風汽車表示,接入DeepSeek后,車內語音交互將更加自然,場景理解能力更為智能,功能迭代速度也將大幅提升。
▲截圖自東風汽車官方微博
上汽宣布以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為載體,在引入DeepSeek大模型的同時,還強調與豆包、通義等大模型合作,深度聯合訓練構建多場景插拔式AI矩陣平臺。
▲截圖自智己汽車官方微博
奇瑞集團也宣布與DeepSeek圍繞智能化大模型系統展開深度技術融合,打造更智能的雄獅座艙系統。
?
??
▲來源:各車企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
?除了上述車企以外,廣汽、長安、上汽通用、一汽大眾、東風日產等傳統主流車企也陸續宣布接入DeepSeek。
多家造車新勢力未接入
車企此次爭相接入DeepSeek,體現汽車行業對智能化發展的重視。
2月5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開工信中提到:“中國科技公司DeepSeek讓全球科技圈震撼,不僅實現媲美OpenAI大模型的產品體驗,更將成本壓縮到極低。下一個十年,AI會驅動汽車產生巨大變革,也會驅動全球范圍內硬件軟件產生巨變。”
不過,重視AI的小鵬汽車,卻并沒有著急接入DeepSeek。截至今年2月22日,小鵬、蔚來、鴻蒙智行、小米汽車、特斯拉等汽車品牌仍未接入DeepSeek。
實際上,在智能化第一梯隊中,目前只有理想汽車一家接入了DeepSeek。2月19日,理想汽車宣布旗下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學App全面接入DeepSeek R1&V3 671B滿血版。理想汽車方面表示,接入DeepSeek模型后,能夠為用戶在對話問答中提供更好的復雜邏輯推理和深度思考能力,將進一步助力人工智能戰略的落地。
▲來源:理想汽車官方微博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DeepSeek的接入有望帶來更優的座艙交互體驗,令智能座艙實現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并有望孕育全新應用場景。同時該模型對算力的節約也讓模型更容易在座艙端本地化部署,實現更優的體驗。
汽車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消費者報道》采訪時表示:“目前汽車市場競爭激烈,DeepSeek作為AI領域的新產品,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大量關注,自然吸引大量傳統車企接入。而‘智能化第一梯隊’的車企作為市場風向標,可能反而會擔心盲目接入DeepSeek會損害其品牌形象,因此沒有選擇馬上接入。”
真有用還是純噱頭?
實際上,這并非車企首次扎堆接入AI大模型。
自2022年ChatGPT爆火后,多家車企已經陸續推動AI大模型上車,部分新勢力車企還發布了自有AI大模型,如理想發布了MindGPT,華為發布了盤古大模型 3.0,小鵬發布了XGPT靈犀大模型等。
百度在2023年推出文心一言大模型后,包括吉利、長城、長安、東風日產、零跑、智己、嵐圖等十幾家車企也爭相接入該大模型,以提升車機智能化水平,不過對于接入該大模型帶來的成果,上述車企卻鮮有提及。
從各車企發布的接入DeepSeek的消息來看,DeepSeek更多地被應用在汽車智能座艙的語音控制和訓練方面,而較少與更為復雜的智能駕駛相關聯。
實際上,人機交互在當下的新車中并非新鮮事。以理想汽車為例,其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學App就已經具備語音輸入與播報能力,還有檢索功能,用戶可與其直接展開對話。
▲來源:理想汽車官方
因此,能否對智能駕駛能力帶來顯著提升,才是DeepSeek備受關注的另一大因素。
開源證券指出,DeepSeek通過架構和算法創新,顯著降低內存占用和計算開銷,在有限算力與訓練成本下顯著提升算力利用效率,對智能駕駛產生深遠影響,有望加速國內自動駕駛發展進程。
不過,業內人士對此更多是持觀望態度。
張翔表示:“現階段DeepSeek主要有提供語音識別、人機對話、信息檢索等功能,更多應用于辦公場景,在汽車上則主要用于智能座艙領域,而智能駕駛對安全性要求很高,DeepSeek目前還不能直接助力智能駕駛。”
在張翔看來,DeepSeek確實可以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不過DeepSeek本身問世不久,車企爭相接入DeepSeek也有“炒作”“蹭熱度”的嫌疑。“DeepSeek并非汽車必備的功能配置,現階段車企接入DeepSeek更多地是讓這個消費者關注其品牌,并以此吸引消費者去購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提醒,車企接入DeepSeek對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有促進作用,不過DeepSeek不是萬能的,車企要有自己強大的數據和分析能力,因為再強的大模型,如果原始數據受污染,得出的結論永遠不可能正確。
實際上,接入DeepSeek只是開始,如何讓DeepSeek更好地為汽車服務才是車企的必修課。“DeepSeek本身有很多不同版本和參數,車企要以此打造出差異化的功能和服務,才能避免在智能化領域的同質化。”張翔表示。
可以看到,DeepSeek作為AI領域的一大成果,與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不過,讓AI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才是車企在市場立足的根本。與其流量先行,不如切實提升汽車質量水準和智能化水平,避免讓智能化淪為營銷的噱頭。
?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2227.html車企扎堆接入DeepSeek,真有用還是純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