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年第一天,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央視新聞《中國UP!》發表新年致辭,與大家共同跨年。這是魏建軍新年在央視新聞的第一講。汽車行業經歷了艱難的2024年,內卷、裁員、降薪、企業關停等一連串讓人揪心的事,使得深處其中的人倍感壓力。因此,在2025年這個新十年周期的關鍵節點上,汽車行業正處于充滿不確定性的關鍵階段,亟需以深厚經驗和真知灼見為基礎的引領性聲音,為未來發展提供清晰方向。
毫無疑問,魏建軍是最具資歷和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作為掌舵者,魏建軍領導下的長城汽車在2024年成為行業“一股清流”,在眾聲喧嘩的環境中仍收獲了豐碩成果;另一方面,魏建軍始終心系行業,在2024年多次站出來發聲,為行業的不正之風糾偏。可以說,長城汽車穩健的經營業績和魏建軍坦誠的性格以及外界賦予他敢于說真話的人物標簽,都讓魏建軍可以代表行業大多數聲音,在2025年開局這一重要時刻站出來發聲。
在央視新聞《中國UP!》新年致辭中,這位造車近35年的企業家,不僅分享了自己的創業心得,還通過馬拉松這一生動的比喻,表達了對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刻理解。
魏建軍的發聲正當時
為什么說魏建軍的發聲正當時?
2024年,對中國汽車行業而言,既是快速發展的機遇期,也是問題集中爆發的一年。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大潮下,雖然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攀升并邁過了50%大關,整體銷量也在持續增長,但行業內部卻出現了嚴重的“內卷”現象。
首先,價格戰愈演愈烈。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車企間的價格競爭已經從“合理降價”走向“惡性競爭”。以致于有的品牌為了搶占市場,盲目壓低售價甚至低于成本銷售,導致上下游全產業鏈深受其苦,對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打擊。長此以往,消費者會成為價格戰的最終受害者。
其次,大量企業陷入困境。在“內卷式”這一不正常的競爭環境下,中小企業尤其是造車新勢力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降薪、裁員,甚至關停等現象頻發。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有多家車企因資金鏈斷裂而退出市場,甚至一些大品牌也被迫縮減業務規模以求自保。這種“不健康”的行業發展模式,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削弱了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魏建軍的發聲顯得尤為珍貴。作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領軍人物之一,魏建軍對汽車行業的熱愛無需多言。從1990年創立長城汽車以來,他始終堅持以產品質量和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無論是皮卡的突破、SUV的崛起,還是新能源與越野車的多元化布局,他用實際行動為中國汽車品牌贏得了全球市場的尊重。
例如,在智能駕駛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長城汽車以其差異化的技術理念和扎實布局脫穎而出。公司明確提出,“智駕不是營銷,安全、體驗才是最大價值”,并以此為導向,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的持續進化。
早在2011年,長城汽車便前瞻性地開啟了智能化技術布局,率先確立行業先發優勢。多年來,長城汽車通過技術研發與應用迭代,不斷強化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長城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積累,得以在全新藍山車型上充分體現。作為長城首款全場景NOA智慧旗艦SUV,全新藍山上市即熱銷,24小時內大定訂單突破8,500輛,展現了市場對長城智駕技術的高度認可。在12月,全新藍山實現同比大幅增長的銷量佳績,為長城汽車在智能駕駛賽道上的進一步布局注入強勁動力。
然而,這位用實際行動贏得市場尊重的熱愛者并不愿看到行業陷入惡性循環。魏建軍在發言中坦言:“中國汽車產業能有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這不僅是對過去三十多年行業發展的肯定,更是對現狀的深切擔憂。他不止一次提到,惡性競爭最終會降低產品品質,破壞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信任。他強調,行業需要穩健發展,在奔跑中調整呼吸,找到自己的節奏。
魏建軍不僅僅是長城汽車的掌舵人,更是行業的守望者。他呼吁企業間要避免盲目內耗,而是通過優勝劣汰實現良性競爭。他還提出,行業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和裁判角色的強化,以規范市場行為,重塑健康的競爭秩序。
魏建軍的觀點得到了政策層面的佐證。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并對企業與政府行為進行規范。這一政策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信心,也為像魏建軍這樣敢于發聲的行業領袖提供了支持。
政策層面的“反內卷”并非空談,而是從產業鏈優化、市場準入和競爭規則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整。例如,通過淘汰不合規產能,推動龍頭企業提升產品質量;通過完善補貼政策,避免低價競爭對市場秩序的破壞。這些措施將為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鋪平道路。
魏建軍的發聲,正是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上起到了橋梁作用。他不僅反映了行業的共同心聲,也為政策的落地提供了現實依據。
魏建軍為行業“把準脈”
魏建軍在央視新聞的新年第一講,不僅正當時,而且對行業進程的把握恰到好處。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步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魏建軍不僅因“內卷式競爭”會引發低價戰和品質憂慮而多次疾呼,還前瞻性地看到了行業的下一個關鍵挑戰——從“百花齊放”過渡到“優勝劣汰”的自然淘汰階段。面對市場增速放緩和技術路線多元化的現實,魏建軍以其敏銳的行業洞察力,再次站出來為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把脈”。
2024年,純電動車的銷量增速出現明顯下滑。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2024年國內純電車累計銷量達555.2萬輛,同比增長22%。盡管整體銷量依舊可觀,但增速已明顯放緩。與此同時,增程式電動車和插電混動車的銷量則逆勢增長(截至11月底的累計增速分別達90.9%和76.6%)。消費者對續航里程的焦慮和充電便利性的考量,使得增程車和插混車路線逐漸成為新的市場亮點。
魏建軍指出,這一變化揭示了一個重要趨勢:新能源市場從早期“百花齊放”的階段,正在邁向技術、產品和品牌的“淘汰賽”階段。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不再單純依賴政策紅利,而是更加考驗技術積累、供應鏈管理和市場洞察力。
面對行業轉型,魏建軍展現了他對行業脈搏的精準把握。在他看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淘汰賽”不僅是競爭加劇的必然結果,更是行業邁向成熟的關鍵標志。
魏建軍指出,過去十年里,行業經歷了“誰都能做新能源車”的繁榮時期,但現在進入新階段后,市場將更加看重“誰能做好新能源車”。產品品質、技術創新、品牌價值和用戶體驗,將成為車企在淘汰賽中勝出的決定性因素。
“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走到了必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階段,”魏建軍表示,“只有那些真正了解消費者需求、掌握核心技術、并且具備長遠戰略眼光的企業,才能在淘汰賽中生存下來。”
在新能源市場的淘汰賽中,魏建軍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方法論,以應對行業轉型的挑戰。這些策略既體現了他多年的行業經驗,也反映了他對未來市場趨勢的深刻理解。
魏建軍的方法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技術路線多樣化,從長城汽車近年來的布局來看,涵蓋了純電動、插電混動、燃油等多種技術路線。無論是高續航的純電動車,還是兼顧傳統燃油車駕駛體驗的插混車型,都能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例如,長城汽車創新推出的越野混動架構,定義了越野新標桿。越野超級混動架構Hi4-T和縱置雙電機混聯架構Hi4-Z,以技術創新全面升級越野性能。Hi4-T專為強越野場景設計,兼顧動力、電動化與燃油經濟性,實現“全工況從容駕馭,全場景極致體驗”。Hi4-Z則聚焦超長續航越野,搭載2.0T/3.0T發動機與高功率電驅,創新應用功率分流技術,提供最大715kW系統功率、4秒級零百加速及200公里以上純電續航,滿足城市與越野場景的多元需求,推動中國越野市場擴容與升級。
二是品質與創新并重,從“造車”到“做好車”。在魏建軍的領導下,長城汽車始終將產品品質放在首位。面對淘汰賽階段,他進一步強調創新的重要性。從智能座艙到自動駕駛,從電池技術到整車平臺,長城汽車在核心技術領域持續投入,力爭在行業變局中占據主動。
三是為未來開辟新賽道的全球化戰略。魏建軍還看到了新能源市場的全球化機遇。通過布局海外市場,長城汽車不僅能夠拓展銷售半徑,也能在全球范圍內驗證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特別是在歐洲、東南亞等新能源市場快速增長的地區,長城汽車的多元化產品線為其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場份額。2024年前11月,長城汽車海外銷量已經超過40萬輛,是中國車企高質量出海的模板。
四是以用戶服務構筑護城河。魏建軍認為,淘汰賽階段的競爭不僅僅發生在產品層面,更延伸到用戶服務與體驗的全鏈條。長城汽車通過智能化服務體系、線上線下的用戶互動以及完善的售后網絡,打造了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生態。這種服務理念幫助企業在競爭中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與信賴。
魏建軍對行業的精準把脈,使得長城汽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穩健發展。在淘汰賽階段,這種以長遠戰略為導向的企業家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他的洞察不僅局限于企業內部,更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參考。在行業內卷加劇、焦慮蔓延的環境下,魏建軍為車企指明了方向:放棄低水平的價格戰,聚焦高質量發展;摒棄短視行為,注重技術積累與品牌建設。
更重要的是,魏建軍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穩健與創新并不矛盾。只有腳踏實地,同時保持對未來的前瞻性,才能在這場淘汰賽中贏得最終勝利。
行穩,才能致遠
不論是魏建軍對行業不健康的發展模式發出的大聲疾呼,還是他對于行業進入淘汰賽的精準把握。其實最終都指向了魏建軍對經營企業的終極哲學:行穩,才能致遠。
他用馬拉松的比喻,闡釋了“行穩,才能致遠”的發展哲學,并分享了他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獨特見解。魏建軍認為造車就是一場長跑馬拉松,只有調整好呼吸,才能穩健前行。他提到,自己每年都會參加長城智慧工廠的馬拉松比賽。他不追求名次,但始終堅持完賽,因為“長跑,重要的是不盲目跟跑,要找到自己的節奏,穩下來,才能調整好呼吸,就越跑越順。”這一平實的比喻,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對造車事業的理解。
從1990年創辦長城汽車,到今天已經過去了35年。這位始終堅守在汽車行業一線的企業家,見證并親歷了中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全過程。從第一臺皮卡到如今覆蓋皮卡、SUV、越野車、電動車等多品類產品的全球化布局,長城汽車的發展始終與魏建軍穩健務實的風格密不可分。
在他看來,造車是一場長跑,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智慧。快速奔跑固然重要,但調整呼吸的能力決定了能否走得更遠。
魏建軍指出:“良性競爭優勝劣汰,惡性競爭降低品質。做老百姓買得起、用得慣的產品,同時企業還能得到發展,是我對‘穩’字的基本理解。”這既是對長城汽車發展戰略的總結,也是對整個行業的深刻提醒。
魏建軍的穩健發展理念,不僅為長城汽車指明了方向,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正如他所言,“穩下來,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就不會那么焦慮,才能看得更清楚。”
魏建軍的新年第一講,不僅是對過去一年行業現狀的深刻反思,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明確指引。他用35年的經驗和行動,向行業證明:穩健發展是一條可持續的正確道路。
過去的實踐已經表明,魏建軍總是能夠精準把握行業的脈搏。他的發聲,不僅值得每一位汽車人學習借鑒,也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每天進步一點點”,是長城汽車的座右銘,也是魏建軍對新一年每一位從業者的真摯祝愿。只有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才能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上走得更遠、更穩、更強。
行穩,才能致遠。這不僅是魏建軍對長城汽車的深刻總結,也是他對整個汽車行業的殷切期盼。在淘汰賽已經開始的2025年,中國汽車行業需要更多像魏建軍這樣的行業領袖,以穩健的步伐和長遠的眼光,共同推動行業健康向前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2102.html新年第一講,魏建軍為汽車行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