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二十屆廣州車展盛大開幕。作為今年最后一次A級車展,廣州車展無疑引人矚目。在風起云涌的中國汽車市場,本屆廣州車展自然也會成為市場新格局的起點。
《消費者報道》在現場注意到,本屆廣州車展成為新能源車的主場,電動化產品不再特殊。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的風頭也壓過合資品牌,多款新車吸睛無數,更多國產百萬元級別豪車亮相。此外,電動化浪也潮席卷越野車、MPV等細分市場,誓要一決高下。
自主很激進,合資忙補課
不出所料,小米的展臺,需要排隊等候才能進入。在發布會上,雷軍在現場為小米SU7 Ultra的性能表現背書。“SU7 Ultra發布后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預訂開啟10分鐘,小訂突破3680臺,出乎意料地吸引許多女性用戶下訂。”雷軍還表示,今年12月計劃舉辦小米汽車精英駕駛活動,明年SU7 Ultra將挑戰國內各大賽道,并繼續征戰紐北。
小米汽車是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個縮影,除了主流市場,更多自主品牌開始向高端市場發起攻勢,電動化的進程更加激進。
▲小米SU7 Ultra(《消費者報道》攝)
在廣交會展館2.1館,比亞迪多個品牌帶來高端車型。騰勢帶來Z9車型,新車定位豪華中大型新能源轎車,擁有15o智能蟹行、全球首創的圓規掉頭等豪華配置。比亞迪旗下百萬元轎車仰望U7同樣成為焦點,1300馬力、零百加速2.9秒、最高時速270公里,自主品牌開始“卷”新能源車的豪華和性能。
▲仰望U7(《消費者報道》攝)
除了上述車型,紅旗國雅、騰勢N9、昊鉑HL、阿維塔11、小鵬P7+、東風猛士蛟龍戰甲,多款豪華車或性能車型加入新能源車陣營,從“電動戰”進入“豪華戰”階段。
“豪華戰”的其中一個載體是“品牌戰”。本屆廣州車展,昊鉑、仰望、方程豹、騰勢、阿維塔等國產豪華品牌均獨占一個展臺。為了擺脫曾經的低端形象,國產車企可謂煞費苦心,紛紛推出第二,甚至第三和第四個獨立的豪華品牌。
▲紅旗國雅(《消費者報道》攝)
與此同時,面對強勢的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也開始為電動化“補課”。本屆廣州車展,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等頭部合資品牌均有新能源新車首發亮相。
廣汽本田將燁品牌兩款新能源車擺在展臺的顯眼位置,其中燁P7基于全新純電專屬平臺W架構打造,定位豪華純電SUV,并采用本田全新“H”車標,合資電車頗有向國產新能源看齊之勢。
▲廣汽本田燁P7(《消費者報道》攝)
在本屆廣州車展現場,還能看到“反向合資”案例。比如上汽奧迪展臺中的AUDI E概念車,取消了傳統的“四環”奧迪車標,徹底采用新能源式的外觀設計,并將使用上汽的新能源技術。
與往年合資電車無人問津相比,本屆廣州車展合資電車人氣明顯升高。除了本田,奔馳、寶馬等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也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賞。
而在大眾的展臺,燃油車卻逆勢而上,比自家的新能源車更加吸引人。上汽大眾帶來大降價之后的2024款威然,這款中大型MPV目前限時起售價19.99萬元,還提供終身質保,合資油車正在通過“價格戰”求生。
▲上汽大眾威然(《消費者報道》攝)
可以看到,本屆廣州車展,合資品牌明顯加快了電動化的步伐,主要通過推出全新電動化品牌和全新電動化產品序列等方式實現。
與此同時,相比之前,合資品牌更加注重資源的整合,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優勢來加入電動化的競爭。比如,大眾的展臺沒有“南北大眾”之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大眾安徽、大眾進口車均同臺展示,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只有其品牌的整體形象,更加凸顯其整合資源實施電動化的決心。
混動要壓倒純電
混合動力和純電之間的決戰,在本屆廣州車展拉開帷幕。
除了本田和豐田兩大巨頭的混動車型,更多品牌加入油電混合的爭奪之中。在林肯的展臺,多款油電混合車型亮相。目前,林肯航海家、林肯Z等多款車型均有油電混合產品。
此外,合資或進口品牌也爭相發力插混車型,比如福特推出領睿和領裕兩款車型的插混版本,沃爾沃也攜XC60插混版參展。
增程式車型方面,市場不再是理想一家獨大。本屆廣州車展外,多個品牌攜增程式車型參展,比如阿維塔11增程版、嵐圖FREE318、東風奕派eπ008增程版等,甚至連合資品牌長安馬自達也有增程式車型參展。
▲昊鉑HL(《消費者報道》攝)
此外,還有品牌首次推出增程式車型。昊鉑在本屆廣州車展帶來昊鉑HL,新車定位中大型SUV,有純電和增程兩個版本,其中增程式車型擁有超過350km的純電續航里程,綜合續航里程1200km。
與此同時,除了轎車和SUV,混合動力開始進入更多細分市場。
在一汽豐田展臺,智能電混雙擎的豐田普拉多人氣頗高,這款“老炮兒”心中的越野“神車”,如今搭載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讓越野車也能省油。
▲一汽豐田普拉多(《消費者報道》攝)
MPV也開始進入混動時代。別克GL8陸尊PHEV、比亞迪夏等多款混合動力MPV亮相,讓“保姆車”也徹底加入電動化行列。
無論是自主或者合資品牌,純電車型已經難以滿足其電動化的所有需求。相比而言,混合動力車型作為“折中”方案,轉型難度可能相對較小。尤其對于合資品牌而言,保留燃油車時代內燃機的技術優勢,可能才是其電動化轉型的最佳路徑。
技術日趨下沉,價格走向瘋狂
與電動化相伴而生的,是汽車技術的井噴式發展。本屆廣州車展,多項新技術的發布同樣值得關注。令人欣慰的是,各大車企紛紛跳出過分追求參數沖高的怪圈,而是讓技術變得更加實用和親民,消費者可以通過更低的價格買到技術領先的新車。
智能輔助駕駛是近年來汽車行業爭奪的焦點,本屆廣州車展,多款搭載高階智駕的新車亮相,其中部分車型還將價格下探至15萬元以內。
在長城汽車的展臺,偌大的展臺只擺放了一款車型——魏牌藍山智駕版。作為中大型SUV,魏牌藍山智駕版起售價不到30萬元,卻配備高階智駕,已經成為長城魏牌的銷量擔當。
▲魏牌藍山智駕版(《消費者報道》攝)
15萬元以下的車型中,廣汽豐田鉑智3X和2025款寶駿悅也Plus也搭載高階智駕。其中,鉑智3X是首個搭載端到端大模型高階智駕的合資車型。
▲廣汽豐田鉑智3X(《消費者報道》攝)
除了高階智駕的下沉,更多車企開始更加注重新技術的發布,而不是簡單地發布一款新車。比如理想、極氪、小鵬均在本屆廣州車展召開以智能駕駛或其他汽車科技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
▲寶駿悅也Plus(《消費者報道》攝)
與此同時,多款新能源越野車開始提供四驅車型。實際上,在電動化趨勢下,市場上擁有四驅配置的新能源車型仍是少數。一方面,受到“油改電”的限制,部分新能源車型遵循傳統燃油車的制造邏輯,由此出現了不少兩驅車型。另一方面,受制于成本和價格等因素,除了少數高端車型之外,四驅始終未能在新能源車型上普及。
然而,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車的重要零部件布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而是使用動力電池和電機,這就給電車的設計和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驅動方式所需要作出的改變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從電車的技術特點來看,電機的扭矩會在瞬間釋放,此時如果電車采用后驅或四驅的形式,可緩解車身不平衡、起步打滑和過彎“推頭”等問題。
與此同時,多個汽車上下游供應商也單獨設立展臺。寧德時代的展臺,展出多項關于新能源電池和補能的最新技術成果。這也意味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早已不僅是整車廠要面對的課題,而是全行業共同的責任。
既然新能源成為常態,汽車技術日趨親民,那么對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價格又有何影響?答案只有一個字:“卷”。
11月15日,本屆廣州車展首日,別克就宣布別克全新一代昂科威Plus、別克E5的“雙十一”限時優惠將延長至11月底,包括“限時一口價”、交強險限免、置換補貼等。
東風奕派帶來的2025款eπ008車型中,增程版車型和純電車型的價格相同,打破混動車型比純電車型更貴的市場局面。
▲北汽極狐現場提供限時優惠(《消費者報道》攝)
可見,無論是合資品牌或是自主品牌,依靠虛高的價格來“躺賺”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目前,降價已經成為今年汽車市場的主流,通過營銷和炒作來推高車輛價格已經成為昏招,只有把技術平權落實到價格平權上,讓新能源汽車也能物美價廉,才能實現銷量的快速和持續增長。
11月的羊城,秋雨綿綿,卻因廣州車展而倍顯熱情。此時,廣州車展的精彩仍在繼續,中國汽車市場的活力也在持續迸發。終有一天,中國汽車市場不會再有新舊能源之分,只有產品優劣之別,我們將迎來汽車消費的黃金時代。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2021.html實探廣州車展:國產車越賣越貴,混動與純電展開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