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為了提高效率和優化成本,大眾汽車集團為旗下所有公司設立了一項名為“KI 10”的績效項目。該項目設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未來三年將實現降本20%,包括固定成本和人員成本。
圖片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這一內部文件于今年5月30日發布,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RalfBrandst?tter)、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人力資源與流程負責人Martin Hofmann發布,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區的子公司員工均收到了該文件。
文件顯示,未來兩年效率將是關鍵,大眾汽車集團正在通過投資新技術來推進其在全球和中國的轉型,以保障未來的競爭力。因此,盈利能力是持續成功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大眾汽車集團最重要的市場,在這一計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激烈的市場環境給公司的財務業績帶來了額外的壓力。“如果我們想保持競爭力,必須現在就為未來投資。為了能夠進行這些投資,中國業務的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自去年以來,我們中國的團隊一直努力在當地實施績效計劃。”文件稱。
對于上述信息,大眾中國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應稱,大眾汽車集團為了加快電動化轉型、強化競爭并降本增效,以2023年為基準,未來3年計劃實現效率提升20%。降本20%指降低間接人力成本,不等于裁員。
中國車市的激烈競爭和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正給老牌跨國車企帶來壓力。在2023年,大眾品牌(含捷達,下同)在華銷量被比亞迪超越,前者當期銷量為239.9萬輛,同比微增0.1%;比亞迪同期銷量達到302萬輛,同比激增61.9%。即便刨除比亞迪當期海外市場銷量,大眾品牌在華銷量也已被遠遠甩開。
電動化車型銷量有限或是大眾集團在華銷量放緩的重要原因。2023年大眾汽車集團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約為191800輛,占整體比重不足6%,遠低于2023年國內新車市場近35%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在此背景下,大眾汽車開始降低運營成本。除了上述20%的降本目標,大眾在華工廠也已開始瘦身。
近日一份網傳文件顯示,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一汽-大眾佛山工廠)于5月13日發布計劃減員情況匯報,佛山分公司將有700名員工面臨被裁,一汽-大眾分公司擬從2019年7月入職至2024年7月勞動合同期滿批次人員(涉及690人)內計劃選取績效排名較后的565人,以勞動合同期滿為由不再與員工續簽勞動合同,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一汽-大眾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此次調整為佛山分公司對部分第一次勞動合同到期員工不續約,該情況已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提前報備。一汽-大眾依法依規對該批員工及時給予足額經濟補償,積極協助再就業,充分做好后續關懷工作。
一汽-大眾同時表示,此次調整不會影響佛山分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
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1日,是一汽-大眾在華南的整車制造基地,年產能60萬輛,生產高爾夫、奧迪Q2,以及奧迪Q4 e-tron、ID.4 CROZZ、ID.6 CROZZ以及ID.7 VIZZION等電動化車型。
(時代周報記者王賀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1602.html大眾中國回應未來三年降本20%:為了加快電動化轉型,不等于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