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下滑的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引發軒然大波。
近日有報道稱,三家保時捷中國經銷商對今年的銷售任務產生異議,公開向德國總部要求“換高管給補貼”。5月27日晚,保時捷中國與全體授權經銷商發布聯合聲明,表示當前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保時捷中國與經銷商共同面臨著若干復雜的問題,機遇與挑戰并存。該聲明還稱,通過充分探討,我們一同尋求有效的方式來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在挑戰中發現新機遇。
保時捷與經銷商之間的“扯皮”暫時告一段落,不過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落魄還遠未結束。保時捷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保時捷在華銷量同比下滑24%,有媒體報道稱Macan、Taycan等車型在部分終端門店出現大幅降價。
進入電動化時代,保時捷也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然而銷量總體表現平平。保時捷也與“BBA”等豪車一樣,被市場貼上“雜牌電車”的標簽。
中國的富人,不愛保時捷了嗎?
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
“房子一扒,帕拉梅拉”。
曾幾何時,保時捷的汽車是中國消費者夢寐以求的豪車產品。然而,經歷了在華多年的發展,中國消費者與保時捷之間可謂相愛相殺。
▲多位保時捷車主投訴“減配門”事件(來源:黑貓投訴)
2022年,保時捷被曝出“減配門”事件。
2022年5月,有保時捷車主反映,稱交車時被告知原定的電動轉向柱受芯片短缺影響而臨時改成手動轉向柱,而賠償方案變動也引發車主不滿:由免費為車主加裝“電動轉向柱”,變為不再免費加裝,但向車主提供2300元代金券補償,而車主若自行加裝電動調節功能,則至少需要花費約3萬元,減配車型涉及Panamera、Cayenne、Macan、911及Taycan等多款熱門車型。
然而,面對中國這一最大的單一市場,保時捷卻被指區別對待國內外用戶。有社交平臺博主指出,保時捷國外官網曾標注“因缺少芯片暫時提供手動轉向柱”,不過未在中國官網上提及。在賠償方案上,有保時捷車主表示美國官方賠償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100元,并且提前發郵件通知了車主,但國內車主只有2300元代金券,并且沒有任何通知。
▲來源:保時捷中國官方網站
2022年5月18日,保時捷公布關于轉向柱電動調節功能問題的解決方案,“針對此前承諾過恢復轉向柱電動調節功能的客戶,保時捷將履行承諾,免費提供相關功能的恢復服務”“對于所有受影響客戶,保時捷將提供整車一年延長保修服務”。
“減配門”之后,保時捷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形象遭遇打擊,而這也成為保時捷在華銷量表現的分水嶺。
2022年,保時捷全年在華交付新車達9.3萬輛。然而,到了2023年,保時捷在華銷量僅為7.93萬輛,同比大跌15%。2024年一季度,保時捷在華銷量為1.6萬輛,同比下滑24%。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保時捷累計銷量為1.77萬輛,同比下滑40%。
▲保時捷今年前四個月在華銷量大幅下滑(來源:乘聯會)
此外,保時捷在中國市場一直實行“加裝配件”購車的模式,消費者在購買保時捷的產品時,需要額外支付大額費用額外購買部分功能或裝飾配件,本質上讓消費者“加價提車”。
保時捷也成“雜牌電車”?
作為燃油車時代的豪車領導者,保時捷的新能源轉型來得有點慢。
目前,保時捷有Taycan、Macan新能源、Cayenne新能源、Panamera新能源等新能源車型在售。不過與目前主流的新能源產品相比,保時捷的新能源產品缺少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功能和配置。
▲Macan新能源(來源:保時捷官方微博)
此外,保時捷的品牌屬性,注定其新能源車型會延續售價高昂的特點。其中,入門車型Macan新能源起售價為72.8萬元,而2024款Taycan售價則不降反升,起售價為100.8萬元。
然而,在中國市場,高端新能源汽車并非一片空白,逆勢漲價的保時捷電車在中國的高端汽車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
目前,理想、問界均有售價超過50萬元的新能源產品,與保時捷的新能源汽車相比,理想L9、問界M9等車型在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方面具備優勢,混合動力也讓其產品可以免去純電汽車續航焦慮之苦。
相比而言,保時捷目前僅擁有Cayenne新能源和Panamera新能源兩款混合動力產品。其中,Cayenne新能源WLTC最高純電續航里程僅為90km,Panamera新能源WLTC最高純電續航里程僅為64km。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官方網站
此外,保時捷的新能源產品多次遭遇召回風波。
5月11日,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監管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20年1月7日至2023年12月15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Taycan系列電動汽車,共計1590輛。召回公告指出,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高壓動力電池模組內部可能發生短路,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池模組熱失控,存在起火風險。
《消費者報道》統計發現,保時捷在過去3年時間里共召回超過2.1萬輛Taycan汽車。2023年全年,保時捷共召回2570輛Taycan汽車,涉及高壓蓄電池熱失控增加風險的安全隱患;2022年全年,保時捷共召回12244輛Taycan汽車;2021年全年,保時捷共召回近6500輛Taycan汽車。
新能源車型市場表現不佳,號稱“絕不降價”的保時捷也開始低頭。據騰訊棱鏡欄目報道,“保時捷Taycan的降價確實史無前例,加上波爾多紅真皮座椅等選配,總價也不過75萬元。”從今年5月以來,Taycan的降價幅度一直都很大。
▲Taycan(來源:保時捷官方微博)
當然,保時捷在中國銷量的下跌,除了電動化車型對銷量貢獻有限,也與車型換代銜接、自身定位受限等因素相關。目前,Cayenne、911等熱門車型均已經或準備迎來新款車型,保時捷進入產品密集換新的時期。
只是,新車也未必能挽救“跳水”的銷量。
就保時捷經銷商發聲事件、保時捷銷量下滑、保時捷部分產品降價、保時捷電動化轉型等問題,《消費者報道》想保時捷中國方面發送了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1590.html賣不出的保時捷和被傲慢對待的中國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