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心心念念的海外建廠夢,提前在日本實現(xiàn)了。
當?shù)貢r間4月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視察了臺積電熊本工廠。這是臺積電在日本的首家工廠,日本政府為了這家新廠,已提供了巨額補貼。岸田文雄還表示,將“史無前例”地支持半導體業(yè)發(fā)展。
相比之下,比日本工廠早了1年多宣布的美國建廠計劃,至今還在延期中。今年1月,臺積電表示,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建設的第一工廠將延遲到2025年量產(chǎn),而第二家工廠的運營時間更是延遲到了2027年或2028年。
圖源:社交媒體
除了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芯片巨頭的在美建廠計劃同樣未能順利推進。
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英特爾是因為美國政府補貼遲遲不到位,推遲了在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建廠的計劃。韓國《民族日報》透露,三星也一直在與美國政府進行各種談判,以獲得建廠補貼。
2022年8月,拜登簽署《芯片法案》,提出為美國半導體研發(fā)、制造以及勞動力發(fā)展提供高達527億美元的補貼,此外還有各種扶持政策。
但在該法案推出的1年多后,美國政府并未給芯片巨頭提供此前承諾的補貼或優(yōu)惠,反而被傳出“正在以各種方式糊弄過去”的傳聞。
芯片巨頭們的在美建廠之路,紛紛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阻力。這讓外界不禁懷疑,在今年的美國大選前,拜登所謂的芯片戰(zhàn)略是否“搞了個寂寞”。
拿補貼難
自從拜登政府推出《芯片法案》以來,全球半導體企業(yè)紛紛宣布去美國建廠,希望拿到美國政府巨額補貼,擴大自己在全球的布局。
這些轟轟烈烈的建廠計劃包括但不限于:臺積電在亞利桑納州投資400億美元的工廠,英特爾在俄亥俄州投資200億美元工廠,還有三星計劃在得克薩斯州投資173億美元建設的工廠。
然而,美國數(shù)次提高獲取補貼的門檻,讓這些上趕著的芯片巨頭們感到心累,加上當?shù)氐膭趧恿徒ㄖ杀静粩嘣谏蠞q,建廠計劃始終未能順利推進。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左)和美國總統(tǒng)拜登(右)。(圖源:英特爾官網(wǎng))
《芯片法案》第一筆補貼于去年12月宣布,價值3500萬美元,授予了BAE系統(tǒng)公司生產(chǎn)戰(zhàn)斗機芯片的工廠。今年1月發(fā)布了第二筆補貼,向微芯科技提供1.62億美元;隨后,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向格芯提供15億美元的補貼,用于投資和擴建位于紐約和佛蒙特州的新工廠,最終協(xié)議將在實地調(diào)查后敲定,資金將隨著投資的進展分階段投入。
而其它芯片巨頭的補貼,遲遲未能到位。
《芯片法案》規(guī)定,如果企業(yè)獲得超額利潤,需與美國政府分享利潤,但是所分享的利潤最多不會超過補貼總額的75%。此外還有更加苛刻的條件,如限制其在中國擴建工廠、需提交詳細的財報資料等等。
對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芯片公司們已經(jīng)要求大約700億美元的聯(lián)邦資金。這些公司包括英特爾、臺積電和三星電子,她強調(diào)因資金有限,所以需要先滿足國家安全目標。
直到2、3月份,美國政府才陸續(xù)宣布,英特爾將獲得100多億美元的補貼,臺積電將獲得50億美元的補貼。三星也和相關部門達成了初步協(xié)議,有望獲得的60億美元補貼。
這些補貼如何分配仍有待商討,彭博社指出,“不確定這些補貼將在何處執(zhí)行”。
但即便政府宣布了補貼金額,也不代表芯片巨頭們能順利獲得這筆錢。
例如3月11日,美國政府開始向英特爾撥款,不過并非超100億美元全額,而是暫時撥款35億美元,其中10億美元由美國商務部承擔,25億美元則由美國國防部出資,為期3年,主要生產(chǎn)國防和情報相關半導體產(chǎn)品。
然而沒過幾天,五角大樓就不干了,在資助截止日期前取消了這一計劃。美國政府只能指示商務部使用《芯片法案》的其他資金來彌補余額。
25億美元的撥款都在互相踢皮球,號稱超100億美元的補貼何時到位,只能是一個問號。
建廠更難
除了補貼未到位,芯片巨頭們還面臨著很多困難。
比如臺積電在亞利桑納州的工廠,雖然自2021年4月就開始興建,但建設初期就遇到了不少難題。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美國,芯片制造商通常會將建設工作分成三個部分外包。而臺積電為了節(jié)省成本,一般習慣是把建設工作切分為超過20個部分,外包給不同承包商,這就導致承包商之間有不少摩擦。加上一直缺乏熟練的工人,因此工廠的建設進度一直未能如期進行,只能多次宣布延后。
不僅如此,臺積電與亞利桑那州建筑業(yè)工會還為了使用臺灣工人來建廠一事,長久僵持不下。經(jīng)過數(shù)月談判,雙方終于在去年12月達成協(xié)議,臺積電最終作出了讓步,承諾雇用和培訓亞利桑那州的勞工。
同時,臺積電在美國也招不到足夠的熟練技師來安裝先進機器設備,只能從中國臺灣增派500名專業(yè)人員協(xié)助。有專業(yè)人士認為,真正挑戰(zhàn)可能還在后面,美國工廠未必能像中國臺灣本土工廠那樣高效運轉。
2024年3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參觀英特爾園區(qū)時,宣布向英特爾提供補貼。(圖源:英特爾官網(wǎng))
頭疼的不止臺積電,英特爾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廠也急缺建筑工人,由于該廠附近還有不少工程正在進行,包括希爾頓飯店、俄亥俄州大學醫(yī)學中心擴建、谷歌和亞馬遜數(shù)據(jù)中心等,每個工程項目都在哄搶能干活的建筑工人。
這無疑也增加了英特爾的人工成本。當?shù)氐慕ㄖI(yè)委員會負責人此前曾表示,技術純熟的建筑工人年薪已經(jīng)漲到1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0萬元),但還是招不夠人。
三星同樣面臨成本增加的問題。根據(jù)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截至2023年底,在美國新建筑項目的成本比三年前飆升了約三分之一。對于三星來說,這意味著將承擔更大的財務負擔,專業(yè)人士預計,可能要比原計劃增加80億美元的建廠成本。
為什么日本就建好了?
臺積電這邊在美國處處受阻,那邊在日本就順利得多。
早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索尼會長吉田憲一郎親赴中國臺灣,會面臺積電CEO魏哲家,商討建廠計劃。吉田憲一郎當場承諾:只要臺積電到日本建廠,愿意提供一切協(xié)助,解決用地用水問題。
日本政府也承諾,總計80多億美元的投資額,日本政府將直接補貼近一半費用。日本方面誠意滿滿,臺積電最終欣然同意。
在日本政府的一路綠燈下,臺積電2021年公布建廠計劃,2022年4月動土開工,20多個月左右就竣工并正式運行。在此期間,日本政府大幅簡化臺積電熊本工廠的行政程序,且允許全年無休施工。
2024年2月24日,臺積電熊本第一工廠舉行了落成典禮。岸田文雄還透露,臺積電熊本第二工廠也將在今年開工建設,計劃在2027年底實現(xiàn)量產(chǎn)。
臺積電位于日本熊本的工廠(圖源:社交媒體)
對于日本工廠,臺積電方面贊不絕口,一位主管還透露,日本政府補助已經(jīng)到位,完全彌補了臺灣工廠的成本差距,加上日本員工可承受臺積電的工作壓力,相比之下,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就沒這么樂觀了。
就算美國政府給臺積電的補貼到位,能拿到手的也不到100億美元。
另外一名臺積電工程師說:“我們的文化比較相近,日本人更能理解我們的生產(chǎn)思維和工作要求。”
據(jù)BBC報道,臺積電已計劃建設在日第二工廠,力爭2027年末出貨。第二工廠的投資額預計為139億美元。日本政府已宣布將再向臺積電補助約48.6億美元,協(xié)助其興建第二工廠。
“我期待這個項目將振興當?shù)亟?jīng)濟,為全國注入活力。基于這一愿景,日本政府將提供一切支持。”岸田文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我們正努力擺脫持續(xù)了30年的經(jīng)濟緊縮趨勢,向著全新的增長型經(jīng)濟轉型。”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66412.html臺積電、英特爾推遲在美建廠,緣因他們被糊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