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車日前宣布,現任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勝波將在現有職責范圍基礎上,兼管福特汽車國際市場集團(IMG)業務。福特汽車國際市場集團負責人Jeff Marentic將向吳勝波匯報工作。
圖源:福特中國官方微博
吳勝波于2022年10月加入福特中國,擔任福特中國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并在2023年3月升任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隨即推出福特中國業務戰略。新戰略實施后,福特中國于2023年第三季度扭虧為盈,并于此后6個季度接連實現盈利,更是在2024年實現7年來首次全年盈利。
官宣吳勝波新職同日,福特汽車還公布了6項核心管理層變動安排。
從福特汽車剛剛披露的2024年財報中可以窺見,開年人事調整動作背后,是福特汽車對于業績進一步增長的追求。
財報顯示,盡管2024年福特汽車全球批發銷量為447萬臺,營收、凈利潤分別達到1850億及59億美元,同比均有所提升;但鑒于行業定價壓力,在電動車業務單元(Ford Model e),福特汽車全球批發銷量下滑9%,息稅前利潤(EBIT)為負,虧損額達到50.76億美元。
2025年,福特汽車給出了“EBIT 70億-85億美元、經調整自由現金流35億-45億美元”的業績預期,較去年102億美元的EBIT和67億美元的經調整自由現金流數值更趨保守。福特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 (Jim Farley)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降本提質仍是福特汽車關注的焦點,年內計劃降低10億美元的凈成本。
商用車“異軍突起”,電動化矩陣仍待補充
福特汽車主營業務分為燃油車(Ford Blue)、商用車(Ford Pro)和電動車(Ford Model e)三大業務單元。目前,燃油車依舊是該公司的銷售主力,但商用車正逐漸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福特汽車三大業務單元營收(圖源:財報)
受電動車型沖擊,2024年,福特燃油車全球批發銷量同比微降2%至286.2萬臺,相關業務營收也與去年基本持平,約為1019億美元。但息稅前利潤出現了29.19%的同比下滑,跌至52.84億美元。
從投資者和媒體在業績電話會上的提問來看,商用車和電動車業務受關注程度遠高于燃油車業務。
年內,福特商用車全球批發銷量超過150萬臺,同比增長9%。受此利好影響,商用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5%,漲至669億美元;息稅前利潤達到90.15億美元,較去年提升24.83%。
商用車業務的增長一方面源于付費軟件訂閱群體的大幅擴張,另一方面則源于其相對積極的電動化嘗試。
商用車業務客群經營屬性強,對車輛的使用效率、調度精準性和靈活性有很高需求。2024年,福特商用車付費軟件訂閱用戶數增長27%,達到近65萬人,而涵蓋GPS追蹤、車輛健康監測、燃料使用管理等功能的遠程信息處理服務用戶量幾乎翻番,大幅提升了相關業務的邊際收益。
同時,福特汽車早在2020年11月就發布了首款電動廂式貨車E-Transit。2022年9月,續航升級的E-Transit Custom登陸歐洲市場,彼時E-Transit已實現超8300臺的銷售成績。后續,福特汽車也對E-Transit進行了多次改款,在續航能力上持續升級。
但相較于快速推進電動化轉型進度的德系車企,美系車企的轉型步調依舊略顯遲緩。
2024年,福特電動車全球批發銷量僅為10.5萬臺,同比下滑9%;對應的營收降幅達到35%,EBIT虧損擴大至50.76億美元。
目前,福特汽車旗下僅有福特電馬1款純電乘用車型,中國市場指導價為23.98萬元起,產品類型較為單一。對應價格區間有特斯拉Model Y、比亞迪唐EV、極氪007、智界R7等熱門車型在售,尚未上市的小米YU7也蓄勢待發。對比前述車型,福特電馬優勢不明顯。
吉姆·法利在業績電話會上透露,福特汽車將開發適配純電、插混、增程等多能源系統的模塊化平臺,以實現非承載式與承載式車身的靈活組合,公司的多能源戰略也在推進中,混動車型是公司發力的重點。
實際上,吳勝波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透露,福特汽車未來主攻的方向是增程插混。2024年廣州車展期間,福特汽車就上市了領睿、領裕2款插混車型,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盡管從中長期來看,電動化、智能化已經是產業變革浪潮中的一大趨勢,但在短期內,福特汽車對于電動化轉型的回報預期依舊保守。福特汽車預計,2025年其電動車業務單元預計虧損50億-55億美元,行業定價壓力持續,毛利改善仍是該項業務的首要目標。
能否復制在華戰績?
“要想在包括東盟、南非、澳大利亞和中東市場在內的國際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充分利用福特中國快速增長的出口業務,進一步提升福特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對于吳勝波的任職,吉姆·法利發表了上述寄語。言下之意是希望將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逆襲成果復制到其他地區。
吳勝波在華推出的新戰略主要有三項:聚焦核心業務;與中國產業鏈合作,開發本土化新能源車型;拓展福特中國的整車出口業務。其推行的削減過剩產能、停產經典車型福克斯、將公司總部從上海陸家嘴搬到楊浦區等各種“降本”手段,一度在行業內外引發熱議。
去年,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福特汽車內部數次傳出德國工廠停產、在北美推遲電動車生產計劃、西班牙工廠裁員等消息,間接證實其降本傳聞。
福特汽車及其子公司2024年基本財務情況(圖源:財報)
同時,與現代汽車、通用汽車等合資車企一樣,福特汽車也將汽車供應鏈高速整合的中國視作其面向全球的生產基地。
根據吳勝波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的信息,其在任兩年間,福特中國出口量從1萬多臺增長到2024年的16.8萬臺。自2023年起,福特汽車旗下的林肯品牌就將其在中國生產的航海家車型銷往美國,航海家車型銷量也形成了中國和出海倒掛的趨勢,海外銷量遠超中國。
惠譽中國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表明,2024年,中國整車出口穩步增長21%至590萬臺,其中490萬臺為乘用車。具體來看,第四季度乘用車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放緩至5%,其中燃油車出口量增速放慢至6.3%,新能源汽車出口略增加1.2%。
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國內汽車出口仍保持較強韌性和較大發展空間。對于福特汽車、現代汽車等在國際有極高品牌影響力的車企而言,機會依舊很多。
吉姆?法利于1月9日對外表示,盡管市場環境充滿挑戰,但福特汽車通過整合產品線、縮減在華投資等方式,去年在華盈利約6億美元,其中就包括林肯航海家車型的出口收益。
吳勝波曾說,“我來到福特之后,短期肯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就像一個病人,都進了急救室,首要目標是要先活下來。但是真正從急救室出來之后,從ICU到康復,到最后完全健康,重新上班,這個過程是完全有不同的打法。”
業內也在期待,吳勝波將為當下面臨轉型的福特汽車制定哪些新的打法。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522176.html去年電動車業務虧近51億美元,福特汽車開年整編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