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因擴招而引發的醫政對峙,在韓國已持續了超過140天。
最新進展是,繼韓國首爾大學醫院及其附屬醫院之后,6月25日,同為韓國五大醫院的首爾圣母醫院和三星首爾醫院,也決定“退一步”,暫時推遲停診行動。
此前,以首爾大學醫院為代表的多家醫療機構逾500名教授宣布,自6月17日起無期限停診,大韓醫師協會亦宣布于6月18日停診。但僅僅5天后的6月21日,首爾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們便決定停止無限期停診行動,大韓醫師協會也于24日叫停了停診行動。
首爾大學醫院 圖源:官網
韓國媒體認為,考慮到這幾家醫院的影響力和象征意義,其他“五大醫院”的長期停診擴散趨勢有望被終止。
與此同時,延世大學附屬世福蘭斯醫院的多位院長也發表了公開信,呼吁教授們不要停止診療。“我們是‘救人的醫生’,找來世福蘭斯醫院的患者大部分是因重癥、急性病而受苦的人。集體休診的方法違背了我們的價值,是不能做的選擇。”
首爾大學醫院還面向多家醫院的教授進行了一份調查,結果顯示,948名投票者中,73.6%表示“應結束停診,以可持續的方式繼續抗爭”,僅20.3%認為“應繼續停診”。
不過,實習和住院醫生們的罷工還在繼續。據韓聯社報道,僅有約5%返崗,仍有1萬多家名醫生處于罷工狀態。
醫生們半停不停,患者們早已怨聲載道。多家患者團體計劃下個月舉行大規模集會,向醫生團體抗議,據說報名參加的人數已達到了1000人。
韓國的這場醫療混亂,沒完沒了。
患者苦不堪言
65歲的崔熙淑,每天都活在“如果”的回憶之中。
她的丈夫在2020年診斷出肺癌,當時在三星首爾醫院接受了治療,病情穩定,直到今年3月復發。
趕上了韓國醫療矛盾最尖銳的時期,崔熙淑和丈夫每天都在不安中度過。
3月6日,崔熙淑的丈夫病情惡化,住進了大邱的一家綜合醫院,3月9日晚上,醫生建議其轉去大醫院。崔熙淑嘗試聯系首爾的醫院,但得到的答復卻是“醫院人手不夠,無法接收病人”。在得不到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崔熙淑的丈夫在4天后去世了。
崔熙淑用顫抖的聲音說:“我知道肺癌晚期患者活不久,但我最近總是在想,若沒有發生這次醫生罷工事件,會不會是另外的結果。”
圖源:社交媒體
在這4個多月以來,因為韓國醫生罷工,導致病人得不到醫治的例子,實在太多。
70多歲的宋某,因肝癌在一家綜合醫院治療多年,今年4月初被檢查出需接受肝癌治療手術。但院方表示,由于住院醫生集體辭職,估計很難預約手術。
?“我的主治醫生說,下次來看病的時候他可能就辭職不干了,我當時很茫然,眼淚都流了下來。”宋某說。
“上了救護車,繞了20多分鐘,仍找不到有醫生的醫院……”一名男子傷心地告訴媒體,他的父親因腹痛需緊急送醫,但最后因救援時間延誤而過世。還有一名1歲9個月大的嬰兒,也因被拒絕送往上級綜合醫院而去世。
醫護人員也對韓國的醫療狀況感受到不安。乳腺甲狀腺外科教授尹賢祖表示:“手術比原來減少了三分之一,很多需要手術的癌癥患者,我只能和他們說無法確定手術日期。看到患者和家屬們從這里哭著離開,我也只能不停地說對不起。”
留下來的醫生們,工作負擔更重了。
某醫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內科教授透露,自從住院醫生們辭職后,自己每周需工作90多個小時,一口氣看這么多病人,風險很大。
部分不堪重負的醫生,干脆也加入罷工的行列。據韓國《民族日報》 報道,有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罷工不是為了抗議醫改政策,純粹是因為這段時間接診太多,實在太累了。
大韓急救醫學醫生會會長李炯民表示:“現在韓國大型醫院的病床床位使用率低于50%,醫院的診療力量還不到住院醫生集體辭職前的一半。”
據環球時報援引韓聯社、《韓國時報》等媒體23日報道,由于實習醫生的長期罷工,首爾市政府運營的兩家大型醫院——首爾醫療中心和Boramae醫療中心預計,今年將遭受約89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7億元)的損失。
截至5月底,罷工導致兩家醫院的病床運營率分別下降了28%和20%。同時,Boramae醫院的門診患者人數也減少了10%以上。
尹錫悅還有什么牌?
2024年2月以來,因為不滿尹錫悅政府推行的醫學院擴招等醫改舉措,韓國醫療屆持續抗議,實習及住院醫生群體展開集體罷工。
隨著越來越多的醫生和醫學教授加入這場罷工行動,韓國政府顯然無力應對。尹錫悅政府只能一次又一次,對參與罷工的醫生隔空喊話,下達開工令。
6月16日,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舉行記者會,呼吁醫生返崗,并承諾不會對返崗復工的實習和住院醫生做出任何行政處罰。他強調,政府歡迎一切形式的對話,并已做好準備。
6月18日,尹錫悅又一次表示,醫生罷工“遺憾且令人失望”。他在一場內閣會議上表示:“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嚴厲的處理忽視患者的非法行為。”尹錫悅還表示,如果醫生重返工作崗位,他們將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6月25日,韓國政府要求實習醫院在本月內說服離崗實習住院醫師返崗,并對未返崗人員進行辭退處理,使醫療一線恢復穩定。
尹錫悅(圖源:尹錫悅本人社交媒體)
然而,據韓聯社報道,截至目前,返崗醫生人數極少,僅占實習住院醫生總數的約5%。
韓國民眾的不滿也在日益增加。
根據韓國民調機構的調查,將近8成的民眾反對醫生罷工。韓國92個患者團體聯合譴責醫療界不應該用患者生命做籌碼,呼吁醫生們取消停診等行動。
由韓國癲癇專科教授組成的一家機構,其代表洪承奉大聲疾呼:“作為醫生和國民,我根本無法理解,2025年擴招1000多名醫學院學生的問題,難道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嗎?只是增加比現在多1%的醫生人數,就能說韓國醫療要完蛋了嗎?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因為醫生太多而導致患者死亡,都是因為醫生不夠才導致患者死亡的。”
韓國民間組織稱,停診無異于把“已在懸崖邊上的患者”推向深淵。多家患者團體已決定于下個月進行大型集會抗議。
尹錫悅政府似乎沒有更好的牌了,但民意站在了他這邊。
6月24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當日發布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尹錫悅的施政好評率32.1%,較一周前上升2個百分點;差評率為65%,下降1個百分點。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67610.html韓國醫政對峙超140天:醫學教授讓步結束停診,但大型醫院已損失慘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