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的“緊急戒嚴”,持續了6小時左右就結束了。等待他的,將會是一系列的指控,還有總統府幕僚集體辭職、執政黨要求其退黨、在野黨對其發起彈劾等等。
這一次尹錫悅可算是完敗。相比之下,他的老對手、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卻表現亮眼。
12月3日晚,在尹錫悅頒布戒嚴令后,李在明第一時間就呼吁議員到國會投票,在混亂中展現了果斷的行動力。他在軍警封鎖國會入口的情況下,率先直播翻墻進入國會,引發了其他議員的跟進。
隨著韓國國會依法定程序完成投票,李在明已取得道德與法律的至高點,讓尹錫悅頒布的戒嚴令失去了正當性。
李在明 圖源:本人社交媒體
4日下午,韓國六大在野黨向國會提交尹錫悅彈劾案。民主黨計劃5日將該議案提上國會全體會議議程,并在6日至7日之間進行表決。
截至目前,韓國歷史上只有一位總統因彈劾而下臺。2016年12月,韓國國會投票通過樸槿惠彈劾案,2017年3月9日,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彈劾通過,樸槿惠下臺。在同年5月,韓國重新舉辦總統大選,文在寅當選。
目前來看,李在明堪稱整場鬧劇的最大贏家,韓國媒體和美聯社甚至認為,他可以展望下一屆韓國總統的位子了。
然而,現在說勝利還為時過早。在過去的這兩年,李在明的政治生涯可謂跌宕起伏,他經歷了絕食與遇刺,還面臨著韓國檢察院的多項起訴。
是否能保住總統的競選資格,將成為李在明接下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多災多難的兩年
2024年新年伊始,李在明在釜山參加活動時,就遭到不明男子的襲擊,流血倒地。
韓國媒體的新聞畫面顯示,李在明躺在地上,閉著眼,張著嘴,人們圍著他,向他的頸部施壓止血。幸好送去醫院后發現,他沒有生命危險。
回顧這兩年,李在明的政治生涯也類似于這場襲擊一樣,雖充滿著各種戲劇性,卻又總能平穩度過。
2023年8月31日,可以說是李在明挑戰韓國總統的第一天。
為反對尹錫悅政府的施政,李在明曾經開啟過一場長達24天的絕食——僅靠水和鹽維持生命,身體虛弱到用拐杖支撐才能行走,大部分時候都躺著。李在明向尹錫悅政府提出3項要求:對破壞國民生計和民主的行為進行道歉;對日本核污水排海表示反對;徹底改組內閣。
李在明 圖源:本人社交媒體
尹錫悅當然不甘示弱。絕食期間,李在明因為被指控貪腐,兩次被檢察機關傳訊,接受調查。
直到2023年9月23日,李在明宣布中斷為期24天的絕食,接受恢復治療,為接下來的司法程序做準備。
到了10月16日,李在明因涉嫌教唆他人作偽證而被檢方不捕直訴。這是尹錫悅政府成立以來,李在明第4次被起訴。此前被指控的案件,包括涉嫌在大選期間發布虛假信息、大莊洞開發弊案和城南足球俱樂部(城南FC)贊助案、柏峴洞地產弊案。
直到10月23日,李在明正式恢復履職,繼續和尹錫悅叫板。
進入2024年,除了年初的那場襲擊,李在明的政治生涯還算順利,與支持率不斷下滑的尹錫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4月11日,韓國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落幕。在這場檢驗總統執政能力的“中期考核”中,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大敗,僅獲得國會300個席位中的108個席位,李在明的共同民主黨則取得壓倒性勝利,拿下的175個席位。
8月,共同民主黨黨首選舉中,李在明又以高達85.4%的得票率獲得連任,并將目標瞄準了下一屆總統選舉。
國會議員選舉勝利后的李在明,又被各種案件纏身。
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李在明兩度站上被告席上:11月15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裁定李在明違反《公職選舉法》罪名成立,判處其監禁一年、緩刑兩年,李在明在庭審結束后表示將提起上訴;11月25日,李在明“教唆偽證”案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宣判,李在明被判無罪,韓國檢方表示將提起上訴。
此外,李在明身上還背負著另外兩起案件:一則涉及京畿道城南市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貪腐案件,另一則涉及參與向朝鮮非法轉移800萬美元現金。
李在明 圖源:本人社交媒體
以上案件,都可能導致李在明失去競選總統資格——根據韓國相關法律,如果李在明最終被裁定有罪并被判處刑期,將被剝奪國會議員職位,并在服刑期滿后五年內不得競選公職。
這意味著,李在明將無法參加下一屆韓國總統選舉。
李在明的支持者們普遍認為,這些針對李在明的起訴,是尹錫悅所在的政黨為掃清政治異己所進行的“政治審判”。
而截至12月3日晚的那場戒嚴鬧劇,李在明已挑戰韓國總統滿460天。
評價兩極分化
本月22日,即將滿60歲的李在明,在韓國政壇的口碑兩極分化。
他因言辭激烈被網友稱為“汽水市長”(韓語中形容人的直爽)、“斗雞”;他善于使用社交媒體、善于煽動民意,并時常出現在燭光集會、電視、廣播之中。比如這一次的“緊急戒嚴”期間,李在明直接用手機在社交媒體上直播自己翻墻進國會。
認可李在明的政客們,將他與剛出道時的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相比。不贊同他的人則批評道,他實在是善于作秀。李在明甚至還參加過韓國戀綜《同床異夢》。
李在明 圖源:本人社交媒體
2016年李在明一戰成名。
在當時彈劾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的浪潮中,他來到首爾光化門廣場,率先進行絕食抗議。這也讓李在明由一名普通地方官員,一躍成為韓國家喻戶曉的政治人物。那時的李在明,前往民眾示威現場,帶頭高喊“彈劾樸槿惠”、“拘捕樸槿惠”,收獲了一大批支持者。
樸槿惠下臺后,李在明與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時任共同民主黨黨首文在寅等人,成為2017年韓國總統選舉的有力競爭者。不過,李在明在黨內候選人的競爭中不敵文在寅,到了2022年,李在明又以微弱差距輸給了現任總統、檢察官出身的尹錫悅。
有人用“務實”形容李在明的政治風格,認為他在外交上不會過分親美和親日,而是更加均衡,他也一度被認為是“文在寅的接班人”。
近年來,李在明一直被各種瀆職的官司纏身,對于他來說,如若無法擺脫這些起訴,注定無法參與總統之位的競爭。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俊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李在明前不久接連被起訴,雖然在第二起案件中被判無罪,但是接下來還有多個案件“候審”。
“從反對黨角度說,一旦李在明因此失去總統競選資格,無疑是一大重創,必須力保李在明。”王俊生表示,“為此,最大在野黨必須直接把矛頭指向尹錫悅及其背后的檢察系統,以此對尹錫悅進行反制。”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612451.html李在明挑戰韓國總統的這460天:絕食抗議,對抗戒嚴,官司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