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阿? ?筆
運營?/ 獅子座
在過去的 3 年里,以新媒體投放作為主要發行方式的微短劇行業,于中國互聯網領域異軍突起,在短時間內便占據了 300 多億的市場份額。
人潮洶涌、熱錢滾燙,數十萬從業者投身其中。充值消耗、榜單數據、爆款撲街……無數人的神經隨著波動的數據曲線反復跳動,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折戟沉沙。?
3年后的今天,新媒體大盤趨于穩定,破億充值的爆款已然絕跡,“卷”成為了從業者的普遍心聲。有人選擇出海,也有人選擇轉型,還有的人,決定抽身離場。
經歷了急風驟雨般的飛速發展,當前的短劇行業看似不如此前那般備受矚目,但在風平浪靜的背后,更大的浪潮正奔涌而來。
一、不得不了解的行業新趨勢
行業拐點已至,固守過往的內容生產模式和發行方式,必將陷入平庸,唯有看準趨勢,方能站立潮頭。
行業的新趨勢是什么?當前看來,核心有兩點變化。一是在發行模式上,從投放的商業流量為主,變為商業流量和自然流量并行;二是在變現模式上,從付費充值為主,變為付費充值和廣告變現并行。
而從內容預算供給的角度看,自然流量+廣告變現的模式給行業帶來了海量新增內容預算,已經成為最大的內容預算供給渠道。
微短劇作為一個內容行業,決定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內容預算。行業有更多的內容預算,才能支撐更多、更好的內容產生。
從自然流量場景看,一方面眾多大公司已經紛紛開始布局短劇賽道;另一方面以紅果短劇、河馬劇場為代表的獨立短劇app在過去幾個月加快了發展步伐。從廣告變現模式看,新媒體投放廣告變現模式份額不斷提升,自然流量場景也以廣告變現為主要變現方式。
而從單個劇維度看,越來越多的短劇收入大頭已從付費投放變為了自然場景廣告變現。據悉,紅果短劇平臺每個月都有單月分賬破百萬的短劇涌現,9月份更是有多部劇單月收入破300萬,這已經等于付費投放3700萬的爆款劇給內容方帶來的收入。
此外,伴隨著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新模式下單部劇的生命周期顯著更長,爆款劇在紅果的首月分賬收入,不到全周期收入的一半。
二、拐點已到,短劇正在構建一套可持續發展規則
過去3年,微短劇行業的爆款,本質上都是抓準了商業流量,在商業流量的競價中得以跑出。這樣的發行方式和變現模式,對短劇的要求是做好卡點和投放素材、抓準情緒、設置好出價規則……掌握好這類方法論的,才能在之前的場景下持續產出爆款,獲得成功。
而自然流量的廣告變現模式,是一套完全不同的邏輯。它核心注重的是點擊率、完播率、播放時長等指標,這種推薦算法,更考驗內容本身的功力,比如內容完整性、開篇是否足夠吸引用戶、全劇質量保持穩定不要有勸退環節等待。這對于如今魚龍混雜的短劇市場來說,無疑是對優質短劇、精品短劇的一次新的整合,也是真正將選擇權交給短劇觀眾,讓內容決定市場。
可以明確的是,伴隨著這一系列變化的,就是微短劇的精品化和多元化。這也是用戶和從業者一直期盼的方向,也是行業能夠進一步健康發展的基石。新的商業模式,能夠支撐行業向上發展。
回到從業者本身,伴隨著行業拐點的到來,也會出現新的變化。
以往的模式下,全鏈路中扮演核心角色的是小程序平臺方,平臺方一邊組織生產,一邊組織發行,所有的生產要素圍繞平臺展開。而新的模式,核心角色會從小程序平臺方轉為內容版權方,掌握內容生產力的機構,會獲得更多的收益和話語權。
這一趨勢已然發生。當前,越來越多的劇本方和承制方開始轉型做成品劇,自己掌握短劇版權,也有更多的小程序平臺自建內容團隊組織閉環生產。
未來的頭部內容版權方會出現兩個不同類別:一類版權方擁有超級內容人,整個組織圍繞超級內容人持續產出少量爆款內容;一類版權方是擁有超強組織效率,保持相對穩定的內容質量前提下,依靠極高的組織效率做規模化生產。
當然也不排除兩種能力兼備的機構,這種機構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設計好利益分配機制。
而對于發行團隊,對自身的定位也要從單純的廣告投放變為全域宣發,參考長視頻內容的各類影視宣傳手段,都是未來需要儲備的能力。
只有快速找到自然流量場景內容推薦的方法論、研究好如何在廣告變現模式下拿到更多的消費時長,才能成為下一個短劇之王。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7024.html拐點已到,誰能占據未來短劇市場?|行業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