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 ?特
編輯?/ 朱? ?婷
運營?/ 獅子座
前一秒還在嘻嘻哈哈的提案,后一秒轉頭,薛之謙、楊迪還有劉維三位副局長,已經淚流滿面,《火星情報局7》的最后一期,像故事的開始又像故事的結局。
新老特工們的祝福語音在演播廳響起,局長汪涵熟悉的聲音傳來,八年陪伴,記憶在那一刻仿佛穿越回了2016年——第一季火星的橫空出世,一句“我發現......”打出了內娛“會議”式語言類綜藝的巔峰。
從2016年到2025年,八年時間,綜藝市場起起伏伏,作為備受觀眾喜愛“綜N代”,《火星情報局》也經歷迭代與變革,堅持創新,與時俱進,在收官季保持住了高熱度、強話題的獨特魅力和網絡影響力。
熱播期間斬獲多平臺榜單,“地球人都夢想著衣錦還村”“相親容易相愛很難”“生活不易偶爾糊弄也可以”等等當代人無所不在關心的話題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收官至今仍然在貓眼綜藝全網熱度總榜第三位。就在kk發稿前兩天,節目中楊迪分享何老師暖心的故事還沖上熱1,#何老師的含金量永遠都在上升#引發網友們的討論共鳴。
八年七季,始終吸引著年輕人的視線和情緒,《火星情報局》是怎么做到的?
一、用“創意”打開大門
《火星情報局7》你是知道怎么玩回憶殺的!
薛之謙、楊迪還有劉維站在一起,復刻了各自第一次上火星的造型和站位,高聲喊出了初來火星時的第一個提案,“我發現”三個字,帶著屏幕之外你我將記憶瞬間拉回到2016。
2016年《火星情報局》橫空出世。在內娛打下了脫口秀類節目的第一座高峰。那個時候,互聯網剛起勢,網綜概念也才冒頭不久,《火星情報局》夠創意,夠腦洞大開,夠熱鬧,也夠搞怪天馬行空,風格突出,迅速就在綜藝市場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那幾年,“整段垮掉”等等網絡熱梗幾乎都誕生于《火星情報局》。
創意、溫暖又不失深刻,這些核心都是《火星情報局》這么多季以來的支撐點。
在火星開會,你會聽到沈夢辰爆料張含韻說在火星插不上話,楊迪分享成為“梗王”的秘訣,劉維大喊“在火星開會是最不容易的”。
在火星開會,大家不僅把錄制當作工作,更把錄制當作好友聚會。大家可以不加掩飾地講述工作的不容易,也可以溫情脈脈地回顧自己和家人的溫馨故事,第四季金志文的“父之山”提案,打開了特工們關于親情的“記憶之城”;薛之謙拿出父親生意不順后開的書報亭里的舊報紙雜志;楊迪聊起自己初一時和一位阿姨長達幾個月用英文進行罵戰的經歷,還模仿了迪媽魔性大喊“逮到了”。
歡聲笑語背后,是節目對每個時期社會熱門議題的深刻洞察。
第六季劉維和娜扎組成“維納斯”組合提出這一經典提案“地球人總有奇奇怪怪的羞恥心”,楊迪的“廁所羞恥”,娜扎的“耳朵羞恥”,張顏齊的“對視羞恥”等,引發了全場共鳴。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茫茫信息海洋里,精準地拿捏住了年輕人“抽象”的精神狀態。
從2016年到2025年,這些搞笑又放飛的節目高光,共同構成了你我的《火星》八年。段子和觀點齊飛,搞笑和溫情同在。這是《火星情報局》系列節目能夠一直得到觀眾青睞的關鍵,也是節目始終能夠脫穎而出的核心。
二、八年,火星的變與不變
不只是搞怪與腦洞。一檔綜藝節目,想要長壽,長久的留住自己的觀眾,就必須要進行內容創新以及注入新鮮血液。這么多年《火星情報局》是如何完成模式創新的?
就《火星情報局7》來說,本季節目首創了“廠牌對戰季”概念,讓火星王牌班底與地球各大優秀廠牌激烈對戰。在副局長薛之謙的推動下,火星人才引進計劃開啟,各領域勢力組團入局對撞火星王牌特工班底,強化節目張力,讓觀點碰撞更加極致。
同時,戚薇、趙露思、楊迪、劉維、張顏齊、金志文、蔡文靜、敖犬在全網征集巧言善辯、有梗敢說、有顏有才的爆梗達人,為節目招募更多新鮮的喜劇勢力。
主打一個都不白來,在“廠牌對戰季”概念下,誕生了無數新新名場面。
第一期新晉特工教主劉旸和龐博就敢提《再見愛人》貼臉開大黃圣依,第五期張顏齊用何老師的“豆角梗”銳評杜海濤舞臺的表情管理;第六期孟鶴堂一點不含糊,調侃和向佐一起錄節目,被他“暴打”,大家一起嘰嘰喳喳,無話不說......第十期吉克雋逸直接爆料,自己和王櫟鑫初次見面他就醉得不省人事。就這個輕松的氛圍之下,嘉賓們各種玩梗,觀眾笑聲一片。
?脫口秀陣容的龐博、毛豆、漫才兄弟、張彩鈴等,還有德云社、快樂家族、0713小分隊
......新嘉賓們帶來了全新的奇思妙想。方式在變化,嘉賓在更新,但火星的配方始終不變——為觀眾帶來歡樂,是《火星情報局》八年七季不變的核心節目理念。
除了議題之外,也沒少“耍寶”。
薛之謙和漫才兄弟《天外來物》,漫才兄弟音樂天分堪比脫口秀水平啊。楊迪、劉維、黃子弘凡甚至還在現場開啟了火星拼盤演唱會,第二期大伙起哄拉上薛之謙,火星四人組跳了一把屬于自己的《trouble maker》, 薛之謙一邊“放過我吧”,一邊扭動,仿佛過年收紅包的我。第四期大張偉和劉維一起,搭檔吉他彈唱了《花兒》......
無論是才藝秀,還是新人引進后的“笑”煙彌漫,《火星情報局》的核心表達始終簡單且直接——觀眾們能和特工們一起,找點樂子,放松笑一笑。
三、與時俱進,讓笑聲不止是歡樂
如果說模式和嘉賓是一檔節目創新的外在體現,那么對于綜N代來說,最難的內在就是如何長久保持住與觀眾聯通的情感共鳴。
《火星情報局》做到了。
在議題的發揮上,《火星》也一直有自己的想法。
大膽。第一期就聊婚姻——教主劉旸提案“結婚也需要冷靜期”。借著綜藝內容的由頭,舉足若輕將話題拋出。
深刻。第九期黃奕提案“大女主是踩坑踩出來的”,第一期張踩鈴提案“坐月子是中國女性最偉大的發明”。這些話題,都是社會熱門議題,與你我的日常息息相關。熱點與笑點齊飛,拆解嚴肅話題,讓表達不失溫度。更平實。
婚姻思考、性別平等、職場等等,《火星情報局》的每一句笑聲都能找到落腳源點。不難看出,《火星7》的這些提案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幽默的表達,讓更多群體被看到。喚起更多人對于個體權益與社會規則的重視與深度思考。將社會熱點拆解重組,讓思考不說教,讓表達不僵硬。
溫情。大家會在“很多年少時的夢想都被貼上了價格”提案里回顧自己少年時期的人生追求,會在“尷尬是人生常態”的提案里學會放過自己,接納不同環境下自然的情緒,也會在“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浪漫內核”提案里找到自我的美好.....黃子弘凡分享美區留子生活,也引發了無數留學生們的共鳴。
你看,從熱點到代際話題到生活點滴,《火星情報局》就是這樣一季又一季的堅持著。
一檔綜藝,能夠始終活躍地陪伴觀眾走過了八年個年頭,節目存在意義已經超越節目本身。它是一種陪伴,是一種文化符號的表達,更是一種承載起了觀眾成長記憶的情感載體。
八年時間,《火星情報局》從最初風格化網綜代表IP成為了陪伴一代人從校園走向社會的青春記憶。
《火星情報局7》收官期上線那天,社交媒體有一個問題:火星情報局可不可以一直播下去?
我們不知道答案,但假如有一天,我們要說再見,火星特工散于星空各處,觀眾也會永遠記得曾在這里哈哈的無數片刻,以及一群人高喊著“我們發現”的畫面。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8988.html八年七季收官,除了《火星情報局》還有誰能讓“開會”變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