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西貝偏北
運營?/ 獅子座
再創新高!截止2025年2月5日9:00,長達8天的春節檔(1.28-2.4)轟轟烈烈落下帷幕。總票房高達95.1億,總人次達到1.87億,比2024年的80.16億新增了18.6%,打破了春節檔影史票房、春節檔觀影人次、單日票房和單日人次多項記錄。
相比于前幾年差距較小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春節檔市場,今年的口碑、票房可謂是斷層式發展,形成了“一超一強三陪跑”格局。
贏家通吃,春節檔內拿下了48.39億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下文簡稱《哪吒2》)一騎絕塵,成為了僅憑兩部就破100億的系列IP(第一部50.35億,第二部目前68.5億),預測票房高達108.5億,以一己之力拉高了中國電影票房天花板。
千年老二的《唐探1900》拿下了近22億票房(目前近27億);《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下文簡稱《封神2》)票房目前剛破10億,遠遜于第一部26億+的成績。
《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下文簡稱《射雕》)票房剛破6億,其中3億是粉絲的預售票房;春節檔釘子戶《熊出沒?重啟未來》由于觀影用戶畫像和《哪吒2》大量重合,目前近6億票房;耗資10億的《蛟龍行動》趕上了觀眾對主旋律電影疲憊的桎梏期,票房僅3億+,對博納造成了巨大打擊。
縱觀近年來的春節檔冠軍,從《你好,李煥英》到《滿江紅》,從《熱辣滾燙》再到《哪吒之魔童鬧海》不難發現,家國大義的宏大敘事面上風光,強大的工業制作也必不可少,但基于劇作的情感共鳴仍然是核心力量。
如何擴大核心受眾,將自來水擴展至為基本盤,并在空窗期不斷給IP刷存在感,成為了主創們制造爆款的必修課。
一、兩大鐵三角激活市場
據kk觀察,一部春節檔電影想要取得高票房、高口碑,離不開從創作到宣發的兩個“鐵三角”。
首先是創作的鐵三角:強類型,強制作,強情緒。
熟練的類型呈現依托于敘事節奏的把控和人物塑造;大制作依托于大IP帶來的強影響力,但更仰賴與團隊制作精品的信念;強情緒源于主創對于時代精神的感受和觀眾心流的把握。
《哪吒2》的成功是創作團隊從劇本到制作的“死磕”換來的。《哪吒2》光劇本就花了2年時間,制作則用4000人耗時5年半,僅特效鏡頭就1948個(總鏡頭2427個),超過了《哪吒1》的全片的鏡頭數量(1800+)。
曾有頭部平臺提議將制作周期縮至 2 年,用 AI 生成 30% 特效鏡頭來降本增效,但主創團隊卻堅守品質,果斷拒絕。
單是“海底妖獸穿越虛空裂口到陳塘關引戰”一場戲集結了全國50多個特效公司攻克難關。為體現海妖被束縛,在設計中加入鐵鏈元素,由于手繪效果差,制作團隊就自研工具構建鎖鏈路徑,花近4個月打磨,最終打造出驚艷的海底妖族形象。
作為合格的產品經理,陳思誠創作主打一個跟風又聽勸。陳思誠在《唐探3》因男凝和黃色笑話遭批后,旋即在《消失的她》打出了“陳思誠式女性主義”+“女同情節”的組合拳。
《唐探1900》更剔除了厭女糟粕,將喜劇、懸疑、動作類型巧妙糅合,從暗含民族傷痛的“唐人街起源”切入前作敘事,讓系列IP除了熱鬧喜慶外也有了家國大義的厚重感,絕對值回票價。
其次是宣發的鐵三角:強輿論,強共情,強表達。
電影不像游戲和戲劇,創作者在影片上映后無法進行內容的調整,但如何把握輿論做好“品控”,如何借紅勢乘風而上亦或是利用黑紅翻身,都是電影售后的核心要義。
在制作精良的視聽保底之外,電影包羅的議題越豐富,基本盤擴展越大,虹吸效應就會越明顯。《哪吒2》延續了《哪吒1》的優勢,給自來水“嗑點”,給彩蛋愛好者“隱喻”。無論是反美帝還是反父權,無論是嗑哪吒和敖丙的“餅渣”cp還是嗑敖光和天帝的“地籠”cp,《哪吒2》都留出了足夠的發酵空間,也致使影片內外的長線預期相當可觀。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曾盼望《哪吒2》票房破70億,可如今貓眼預測已超108億,燈塔預測超110億。當53歲的于東為《蛟龍行動》奔走要排片、說豆瓣一星是“黑水”時,60歲的王長田靜坐家里喝茶練書法,仍攔不住光線傳媒股票在電影公司全盤皆綠時,獨占紅頭。
《唐探1900》的發布會現場,陳思誠淚灑當場,將其獻給“海外留學游子”,再次印證了創作者感動他人之前要先感動自己。
《封神2》的售后輿情管理避開了“黑紅也是紅”。面對現場女粉絲在太原路演現場質問為什么不對《封神2》兩極分化評論進行回應的“貼臉開大”,烏爾善和主創團體臺上保持沉默,臺下控評刪帖,但對于即將跌出及格線的口碑挽回效果寥寥。
捂嘴是不管用的,或許策略性地玩梗和自黑才能打出漂亮的公關仗。
二、雙杠桿撬動票房
雖然今年春節檔六部電影都是“大男主”電影,早期傳播戰報也強調了男性受眾購票比例的上升,但從結果來看,今年春節檔依舊是得女性與三四線觀眾者得天下。
女性觀眾占比連續3年超過60%,今年更是高達63.5%,成為電影市場無可置疑的主力軍。
其中,23-29歲和40+的熟齡女性共同構筑了票房的半壁江山,再次證明了女觀眾對于社交需求的購買力與多樣題材的包容度。
《哪吒2》的女性受眾高達66.4%,以20-24歲的年輕女性與40+的熟齡女性為核心。一方面這符合《哪吒1》的自來水受眾規律,《哪吒2》的二創視頻在抖音播放量高達120億次,電影官號一周漲粉超過243萬,#藕餅#以超13萬超高熱度登頂微博動漫超話榜;另一方面,這符合動畫電影類型普遍的性別觀影傾向,國產票房榜前10的動畫電影,只有《大圣歸來》和《姜子牙》的購票性別比例近持平,其余均是女性占多數。
觀眾并非沒意識到《哪吒2》部分喜劇橋段玩屎尿屁梗的低俗,以及反復利用誤會推進劇情的不合理,但影片的強大制作和情感宣泄讓這些問題趨于隱蔽。
帶娃觀影的家長作為票房主力,對于影片里好爹的期待值遠高于對性別議題的敏感度,龍王敖光與李靖這類父親形象承載了長們對理想父親的想象,也讓《哪吒2》的負面口碑不會發酵。
《唐探1900》延續了“喜劇+懸疑+合家歡”的邏輯,憑借超22億的檔期票房讓“唐探”成為中國影史首個突破100億的真人IP電影。
可以說,剔除了厭女和自戀元素的《唐探1900》進一步穩住了陳思誠的女性懸疑觀眾盤,口碑不佳的原因多指向推理性的削弱和愛國主旋律的投機,后期宣發迎難而上,將輿論導向引向了“歷史真相揭秘”和“喜劇角色的悲劇內核”。
《射雕》前期預售以3億領跑,女性受眾占比達79.5%,在粉絲效應的帶動下復購率達到10.4%,成為檔期內復購率最高的影片,甚至在大年初七實現票房逆跌;但由于金庸原著粉、徐克電影粉等內容導向觀眾的缺失,排片率從最初的 16% 降至不足 5% ,在5.5開分后更是難以維持長線。
《封神2》和《蛟龍行動》作為“男頻向”電影卻沒能得到更多男性觀眾的青睞。一方面,距《戰狼2》《紅海行動》等現象級作品已過7年,主旋律+明星臉不再保險,單純依靠宏大場面、英雄口號已無法滿足男性用戶需求。
另一方面,特效拉胯是原罪,沖著“中國魔幻工業巨制”進入影廳的觀眾看到了“藍精靈”殷郊不亞于受到詐騙,加之主角優柔寡斷、群像塑造模糊,“退票”成了評論區售后的重災區。
春節檔向來是靠下沉市場“決勝負”,今年也不例外。票價政策優惠引起的觀影熱潮效果顯著,雖然中期三四線城市票價漲幅明顯,但貢獻的票房占比卻高達到57.8%,成為票房保證的中流砥柱。
今年春節檔人均觀影1.4次,達近十年最高,這離不開《哪吒2》對于家庭觀影的強大感召,其中購買 3 張票以上的家庭觀影比例接近 30%,成為春節檔闔家觀影的熱門選擇 。
而《熊出沒?重啟未來》與《唐探 1900》成功深入下沉市場,三四線城市票房占比均突破 60%,發揮了為檔期托底的重要作用。
其中,《熊出沒》的核心親子受眾被《哪吒2》分流明顯,但作為“春節質檢員”,7.5的評分僅次于《哪吒2》的8.5,數十年積累的IP效益也在發揮作用。
春節檔排名居于第五,大年初八起單日票房升至第三,排片占比實現逆跌達到8.2%,僅次于《唐探1900》,有望突破7億票房。
三、兩板斧鞏固 IP
春節檔六部影片囊括了國產IP電影的幾大類型:《唐探1900》《蛟龍行動》和《熊出沒》是原創IP的續集電影,《哪吒2》和《封神2》是神話IP,《射雕》是小說改編IP。
打造IP只是第一步,想將其效益發揮到最大,一方面,夯實本土市場之余,還要通過海外發行提升影片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唐探》系列是最早具備IP意識的,早在《唐人街探案2》就進行了北美發行,斬獲近200萬美元的票房;《封神1》票房也超150萬美元。《哪吒1》在北美發行遇冷,票房不到 15 萬美元,原因在于發行公司 well go 體量和經驗不足,影片上映 20 多天才開啟海外發行,首周僅 66 家影院排片,限制了電影在北美的推廣與票房表現。
《哪吒2》吸取了前作海外發行的經驗,將發行時間縮短至國內上映兩周后,并提前造勢。海外預告片閃耀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闖入全球影迷視野。
《好萊塢報道者》評價其“以頂尖動畫技術與深刻敘事重新定義了中國電影工業的高度”,并預測該片有望打破《頭腦特工隊2》保持的全球單一市場動畫票房紀錄(6.53億美元)。
社交媒體上,外國網友在相關視頻評論區留言表達對電影上映的期待。在媒體的造勢下,紐約、洛杉磯等地影院提前增設午夜場次以滿足觀眾需求。
另一方面,IP的要想保持新鮮度,需要在空窗期多刷“存在感”。拓展非票房營收,構建多元盈利生態就成了重中之重。
線上,聯動文娛產業,實現跨界融合發展。《哪吒1》之后,推出了由餃子監制的《敖丙傳》,作為官方漫畫進一步補充電影的世界觀,講述龍族的恩怨與敖丙的成長故事,也為觀眾真心實意的“產量”增添了新的素材。
《唐探1900》聯動了去年steam好評率97%、小黑盒評分95的國產推理游戲《山河旅探》,推出了免費DLC《幽影密訊》,實現了一波影游互動。
線下聯名實體產品,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哪吒2》和《唐探1900》分別和泡泡瑪特聯名推出盲盒,其中《哪吒2》的“天生羈絆”盲盒官方渠道2月5日就已售空。此外,哪吒和Funcrazy、杰森動漫聯名的周邊也憑借高顏值收割了一波熱度。
2025春節檔的票房之戰,本質上是一場以內容為載體的IP價值攻防戰。在票房數字的競逐背后,《哪吒》的一枝獨秀,不僅印證了頭部IP的市場統治力,更揭示了當代文化消費的深層邏輯——觀眾正在用真金白銀為情感聯結和文化認同投票。
從《戰狼2》到《哪吒2》,中國電影工業已進入"內容+IP"雙輪驅動時代,唯有兼具文化厚度與商業敏銳度的創作者,才能在持續擴容的產業生態中占據戰略高地。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8436.html從票房到生態:解碼春節檔的IP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