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婷、耳東陳
運營?/ 獅子座
“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后的大事‘作主’。親愛的你們,要勇敢,要活出強大的「自我」,不要辜負來世間一趟!這世間,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種意外的喜怒哀樂!別錯過那些屬于你的精彩!”——瓊瑤
2024年12月4日,多方消息證實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制作人、作詞家瓊瑤去世,終年86歲。隨后,蘇有朋、林心如、保劍鋒、黃奕、王琳、陳志朋、姚晨、李夢、黃曉明、趙薇、范冰冰、秦嵐、劉濤等紛紛發文悼念。
文章開頭這段話是她選擇結束生命后留下的遺書中的節選,瓊瑤的小說、影視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如今,斯人已逝。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驚聞瓊瑤去世的新聞后,kk腦海中迸發出的正是這句詩(出自宋代詩人鄭思肖《寒菊》)。?瓊瑤的一生,知行合一,生命的最后化作雪花,翩然歸去,浪漫與傲骨并存。
一、從小說到影像,瓊瑤成幾代人回憶
瓊瑤本名本名陳喆,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陽,1949年,隨父母由大陸到臺灣生活,中學時開始寫作生涯。
1955年,開始寫作,《云影》是其發表的第一本小說,彼時,她的筆名正是“心如”,似乎和后來飾演她經典作品《情深深雨濛濛》的主演之一林心如有些注定好的緣分。寫作的第八年也就是1963年,她的首部長篇小說《窗外》出版,一舉成名。次年,她接連出版《煙雨濛濛》《六個夢》等小說。
1965年,瓊瑤向臺灣地區中央電影公司出售小說《六個夢》版權,其中《追尋》和《啞妻》兩篇被選中拍成電影,電影放映后大受歡迎。?
時間來到了1985年,瓊瑤迎來屬于瓊瑤的電視劇制作大年,推出的電視劇《幾度夕陽紅》大獲成功,由秦漢、劉雪華主演,瓊瑤還為該劇的ost《幾度夕陽紅》《終須一別》作詞。
隨后也就開啟了70、80、90等幾代人的電視記憶,代表作包括不限于:《婉君》《梅花烙》《青青河邊草》《還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一簾幽夢》《又見一簾幽夢》《花非花霧非霧》等等經典劇集,這些劇集的復播率極高。
毫不夸張地說,林青霞,歸亞蕾,秦漢,陳德容,劉雪華,馬景濤,岳翎,劉德凱,蕭薔,蔣勤勤,朱茵、陳紅、金銘,趙薇,林心如、蘇有朋、古巨基……當年瓊瑤劇爆款率堪稱100%,要論劇造星哪家強?瓊瑤絕對榜上有名。根據林心如、秦嵐、蔣勤勤等人的采訪記錄,當年瓊瑤大多親自挑選演員,而被瓊瑤選中的演員,幾乎后來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那個年代,瓊瑤的作品大獲追捧成為了一種必然。在她的文字里、鏡頭下,探索極致浪漫愛情的背后,往往展現出來的還有對自由的向往、對不平等權利的反抗。怎么不算是一種先進呢?
《還珠格格》反封建反父權的切面,通過塞婭之口直擊封建等級制度對女性的壓迫,至今仍記得那句經典有趣的臺詞:中國的公主,怎么趴著出來,跪著說話,比大家都矮一截,像話嗎?
《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陸依萍,依然延續著對于父權的反抗,不屈服于有權有勢的父親陸振華不看輕歌廳舞女的職業,即便放到當下的語境,也是領先一步的;《失火的天堂》呈現貞潔對女性的迫害,《煙鎖重樓》繼續反貞潔牌坊……
在那個不相信愛情的年代,瓊瑤和她的文字、人物完成了幾代人最初的愛情覺醒。更深度來看,在追愛的過程中,瓊瑤筆下的女主們也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女性意識、平權意識,她們大多擁有反抗現實的勇氣。這些絕對是瓊瑤的過人之處。
二、雪花落地了,但火花依舊
瓊瑤的筆下的愛情故事,聚攏了多少忠實擁躉,也曾招致數倍于此的口誅筆伐。?
有人說她「三觀不正」,其中最知名的莫過于《一簾幽夢》中費云帆脫口而出的「你只是丟了腿,紫菱卻沒了愛」。
還有《梅花三弄》第三部分《云水間》里「子隨母姓,三男養子」的段落:子璇無法忍受前夫谷玉農的不解風情,轉身投入兩位畫家的懷抱,與風月為伴。不久子璇懷孕,就出現了三個男人爭搶養孩子的場面,而子璇不僅讓孩子隨母姓,讓男人們做孩子的干爹且「機會均等」。
即便是思想初開放的80年代,如此「虎狼之詞」仍舊足夠在輿論場上掀起軒然大波且延續至今。真性情的女作家不會被輿論的聲音裹挾。
從瓊瑤,到瓊瑤阿姨,再到瓊瑤奶奶,她筆下的故事和同樣跌宕起伏的人生,總能令人感喟,原來有人可以為純粹的愛堅持至此。
起碼在瓊瑤的一生里,親情愛情揉不得沙子,一切只關乎自己的感受而與他人無關。始終秉承真愛至上,只要自己覺得ta是愛著你的,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哪怕只是轉瞬的愉悅,也已經足夠,不需征任何人同意或支持,全然是自己的事情。
不加遮掩的純粹熱烈,和瓊瑤自己的人生經歷高度相關。
在離開人世前,瓊瑤的一生經歷過兩次死亡。
第一次是被動的。1938年,生于戰火的瓊瑤在逃難中度過童年,弟弟的意外走失讓瓊瑤父母心如死灰,準備帶著瓊瑤一起離開這個令人毫無留戀的世界。因為瓊瑤的掙扎,讓父母放棄輕生念頭,才有了后來的人生。
第二次卻是主動的。因考試成績不佳,又有弟妹光環在側,孤獨、羞愧、自卑讓正值青春期的少女喪失了對未來的期許,她給母親留信,寫道:「讓這個不夠好的我,從此消失吧!」好在及時被發現,又撿回條命來。
生死情愛,瓊瑤總是希望將選擇的權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雪花落下,也或許早就有跡可循。
作為瓊瑤一生第二位摯愛(第一位是少女情竇初開時傾心的國文老師),瓊瑤的丈夫平鑫濤在90歲時罹患重病,瓊瑤希望醫生尊重他的個人意愿,不做任何插入式治療,讓他能夠自然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件事也在網絡上再度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相較于瓊瑤更希望推向公眾視野的,關于善終權的討論,公眾起初的關注點卻顯然集中在「公眾人物的風流韻事」上。
在世俗的眼光中,瓊瑤和平鑫濤的愛情有違公序良俗。在和瓊瑤相戀的,起碼8年的時間里,平鑫濤都是有家室的。
《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課》中,瓊瑤描述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面,平鑫濤對她說:「第一次見到她時,天搖地動,仿佛看到了一道電光。」瓊瑤寫兩個人的感情:「平鑫濤以死相逼,如果要分手,自己就開著車要沖到懸崖底下去。而瓊瑤則哭著趴在汽車引擎蓋上,表示如果平鑫濤要沖下懸崖,就先把自己壓死吧。」
生死不論的愛情,在平鑫濤的發妻林婉珍的講述中就成了另外一番樣子:《往事浮光》里記錄,當時車里還有瓊瑤的弟弟,平鑫濤怎么可能墜崖,瓊瑤弟弟也不可能坐視不管。
家是無理,愛亦難評。作為當事人在不同的立場完成自我的剖析陳述,構成了愛情本身的不同側面。
最終,這場「家庭鬧劇」仍以一貫的瓊瑤式唯美畫上句點,在平鑫濤生命的最后時刻,瓊瑤依舊在醫院陪伴他,在家人都到齊后,征求了兒女們的意見,讓護士停止了手中的「人工蘇醒球及面罩」的擠壓,隨后平鑫濤的心跳歸零,平靜離世。
1938年4月20日-2024年12月4日,人們稱瓊瑤的最后一位女主是瓊瑤,自由的活,瀟灑的離開,最后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遺書作為女主瓊瑤的番外。遺書中,她了自身夙愿,以雪花落地,卻也還不忘叮嚀年輕人「不要錯過屬于你的精彩」、「活得瀟瀟灑灑」。
依舊瓊瑤。
依舊真性情。
最后補一番,上世紀的才女奇姝,能寫盡愛恨悲歡,道盡人情冷暖,也把自己寫進了故事里。比瓊瑤稍早的張愛玲在《遲暮》寫女人的晚景凄涼,說「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自己晚年則長眠海外,世人道她「飄零海外」「孤單離世」,在kk看來,就像那《紅樓夢》中的黛玉,報完灌溉之恩,怎知她不圓滿?
瓊瑤一樣,生死際遇,無關宿命。
悲悼為懷念,也喜終得圓滿。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7415.html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悼念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