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坪山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坪山區教育局主辦,坪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坪山區文化館、深圳技術大學音樂學院承辦的“禮樂文明,共度春秋”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在坪山高級中學順利舉行。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深圳技術大學音樂學院執行副院長支慧教授,以“節氣里的音韻:中國民歌賞析與演繹”為主題,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引人入勝的民歌賞析與演繹。區委宣傳部、各單位相關負責人,師生代表、道德模范代表及轄區群眾參加了活動。
在活動現場,支慧教授系統地梳理和探討了民歌的概念、歷史發展、曲調特點、歌詞以及地域特色等,為觀眾構建了民歌的基本認知框架,并通過學理分析、范例展示和現場演繹等多種形式,精選了《關雎》《越人歌》《茉莉花》《小白菜》《落水天》等廣受歡迎且具有代表性的民歌進行了深度剖析,立體地呈現了民歌藝術的獨特魅力。
支慧教授的精彩表演和深度解析,讓觀眾深切地體會到了民歌的無窮魅力,領略了其中所蘊含的深情與獨特風格。她深刻地闡述了中國民歌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她指出,民歌不僅僅是一系列旋律和歌詞的簡單組合,它還承載著民族的歷史、情感和智慧,是我們文化身份和歷史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活動現場,支慧教授還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支慧教授耐心地聽取觀眾的演唱,并給予詳細的點評和指導。從發音、音準、節奏、情感表達等方面逐一進行分析,指出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她強調:“音樂是一種表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和風格,你們要相信自己,堅持自己的音樂道路。”
坪山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歌是生活的鏡子,人民之心聲。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傳統民歌搭建展示平臺,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觀眾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未來,坪山區將繼續舉辦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引導全區居民深入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3410.html坪山區舉辦“節氣里的音韻:中國民歌賞析與演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