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俠說科技
“蘋果的產品就是垃圾!”
自從華為被美國打壓之后,這種聲調空前的高漲,我相信在互聯網十分普及的今天,大家對這種聲調或多或少都有過一定的了解。
事實上,我作為一個10年的蘋果用戶,對這種聲調我并不排斥甚至十分認同的。而且我可以確定的是,這并不是我看了幾個視頻,或是聽了幾個專家的觀點,亦或是看了網友之間的吐槽之后得出來的結論。
蘋果的產品本身就是垃圾,蘋果的手機玩游戲不僅發熱還掉幀,蘋果的iPad用久一點手腕特別酸,蘋果的筆記本用完之后手放到屏幕上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溫度,如是種種讓人體驗很糟糕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說實話,在使用蘋果產品的這段期間中,蘋果產品給我的感覺是很差的,那我為什么還要用蘋果的產品呢?原因很簡單,蘋果生態!
蘋果生態,這個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原因是這兩個東西在諸多視頻,尤其是測評類視頻中經常被提及。
陌生的原因也很簡單,摸不到看不見,體驗起來感覺跟別的產品幾乎沒有什么差別,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東西似乎并不具備競爭優勢以及吸引力。
然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蘋果產品的優勢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感知并不是很強烈,但是我可以篤定的告訴大家,沒有差別,其實就是最大的區別!
舉個例子,多設備協同,這個功能很多品牌都已經支持了,還沒有支持的也在路上了。華為有,小米有,榮耀也有,除了這些品牌之外,甚至老舊的Windows臺式機都可以通過安裝軟件來實現它。
按照常理來說,如此泛濫且常見的東西不應該拿來當做例子來舉證,但是我想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雖然每個品牌對多設備協同都有著自己的理解,這很合情合理,但是他們之中除了蘋果之外,有誰能讓你扔掉手機?
舉個例子,今天這篇文章上午用iPhone寫了一點,中午用iPad寫了一點,現在由MacBook Pro來完成。這個過程中,我可以舍棄掉它們之中的任何一部設備,iPhone寫了一點之后沒電了,直接拿出iPad接著寫,哪怕他們之間隔著非常遙遠的距離。
多設備協同,蘋果只需要一個ID就可以實現,你不用考慮設備是否支持,你也不用費心思去記一些設置步驟。而且據我親身經歷,哪怕是出門忘記帶手機,只要你有蘋果設備,記著蘋果ID的賬號密碼,依然可以輕松的完成工作。
這一點,除了蘋果之外,有哪個品牌可以實現呢?剛剛,我分別咨詢了華為,小米,榮耀在電商平臺的官方商店的客服,華為客服給我發了一張圖,圖中描述基本上與小米榮耀的回復近乎相同。
新產品想要體驗多設備協同這個功能,設置一番必不可少,首次連接離不開手機,后續使用需要碰一碰之后再在電腦端確認,你才可以進行后續操作,而這,似乎同樣離不開手機。
多設備協同是各大品牌生態中的一環,每個品牌對生態的定義有著與之對應的理念,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它們之間的差異確實很小,甚至微乎其微。但是,在對比之下,蘋果生態的優勢極為明顯。
它不僅讓你忽略了設備形態,甚至讓你忽略了攜帶設備的重要性,而且透過這個生態你可以發現,當你進入這個生態之后,你會有一種輕松感。
這個時代,每個品牌都在絞盡腦汁的給設備加入一些功能來加深與用戶之間的關聯。但是,當你舍棄一些所謂的“亮點”之后,你會發現,所謂的生態之中你用到的東西也僅僅是那么幾個。
放眼當下,電腦乃至筆記本80%的功能都可以被手機取代,那么建立生態的意義是什么?我們在這個生態中又能體驗到什么?
想來想去,無外乎,看個表格,做個PPT,寫些文案,除了職業以及特殊性質的需求之外,大多數人對生態的感知可能也就局限在這些初級方面了。所以,你可以看到蘋果在其生態支持擴展的前提下并沒有加入過多的東西。
這叫什么?本質!讓你自己去擴展,讓你自己去了解你的需求,而不是通過增加一輩子都可能用不到幾次的功能吸引你加入這個生態,就像是自己平地蓋房子與買毛坯房自己裝修的區別一致,雖然最終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兩者之間的自由感與建成后的喜悅感,完全不同!
這就是我寧可忍受“垃圾”產品帶來的糟糕體驗,也不換其他品牌的原因。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1817.html寧可為 垃圾 買單,也不用華為,蘋果到底好在哪里(寧可為垃圾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