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消息,據報道,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中交二航局、中鐵大橋局聯合承建的武漢雙柳長江大橋近日取得重大進展——這座跨江通道的核心"生命線"主纜系統已完成高精度架設,標志著我國懸索橋建設技術再獲突破。隨著主纜工程收官,項目即將轉入鋼箱梁吊裝新階段。
作為懸索橋的核心受力結構,主纜系統承載著整座橋梁的荷載。雙柳長江大橋創新采用"鋅鋁合金鍍層+雙循環除濕"雙重防護體系:每根主纜由169根索股構成,單根索股含127根直徑6毫米的高強度鋼絲,整體直徑達1米、重達1.2萬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項目團隊在主纜中央創新設置了通風除濕管道,成為全球首座實現主纜內外雙循環除濕系統的特大型橋梁。
據了解,“智慧主纜”系統能及時掌握主纜各項性能并加以調控,實現對主纜應力及溫濕度的實時監測,減小自然環境對主纜的腐蝕,延長主纜使用壽命。
主纜作為大橋的“生命線”,其架設精度要求極高。為攻克技術難題,中鐵大橋局項目部運用一系列先進技術與創新工藝。采用自主研發的智能牽引系統,該系統在索股牽引過程中,運用機器視覺目標檢測與語義分割結合技術,精準定位索股邊界與托滾邊界之間的關系,實時判斷索股是否跑偏以及脫軌。
同時,依據監測的索股邊界變化,及時判斷索股是否發生“散絲”現象,實現索股智能牽引。在架設精度控制方面,項目技術團隊在南北兩岸設置4臺高精度儀器,同時對索股垂度進行觀測,并根據觀測數據動態調整,成功將架設誤差控制在毫米級。
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G9906關鍵節點,雙柳長江大橋建成后將實現新洲至鄂州車程從90分鐘縮短至5分鐘,直接促進武漢"1小時都市圈"交通體系成型。該項目不僅是我國橋梁建設技術的又一次飛躍,更將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34065.html直徑約1米!武漢雙柳長江大橋主纜架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