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消息,據報道,中國科學院大學與北京大學的聯合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超長壽命、高效制氫新技術。
該技術通過在鉑基催化劑表面覆蓋特殊保護層,使催化劑在制氫反應中能夠連續工作超1000小時。這一突破讓低成本大規模制氫成為可能。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為破解催化劑穩定性瓶頸,開發了一種新技術:通過在鉑基催化劑表面構建稀土氧化物納米覆蓋層,形成納米級“保護盾”。
這種結構可選擇性覆蓋載體表面的冗余位點,實現對關鍵催化劑界面的精準保護。實驗數據顯示,在甲醇-水重整制氫反應中,該新型催化劑成功穩定工作超過1000小時。
更令人驚嘆的是,該催化劑的活性超高,實現了超過1500萬的催化轉化數。
這項研究突破了催化科學中的穩定性瓶頸,首次在不降低催化劑活性的前提下,實現了高穩定性的界面催化劑設計,為貴金屬催化劑的低成本、高穩定性應用提供了可行方案,預計未來將在綠色能源、氫燃料電池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33794.html我國超長壽命高效制氫新技術研發成功:連續工作超10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