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智能眼鏡,是近幾年比較火熱的黑科技,國內很多大廠都在搶著做。
現在這個技術,已經研發到了什么程度呢?
前段時間國內發行了一副智能眼鏡,它兼具耳機、攝像機、AI助手、AR等多種設備功能,非常智能。
在生活場景中,它可以實時翻譯,并將翻譯的內容打在虛擬屏幕上,即使不會外語,出國都不用害怕,溝通無比順暢。
它還可以實時導航,抓拍,識別,監測身體數據,解數學題,還能給主人在線購買咖啡。
總之功能很多,聽起來非常炫酷。
但智能眼鏡安全嗎?這是很多人都擔憂的問題,尤其是隱私方面。
這不,前段時間,美國哈佛大學的2名學生做了一個安全測試,用他們的話來說:智能眼鏡只要稍加修改程序,就會淪為壞人的作案利器。
看一眼,幾秒鐘個人信息就被人肉出來
2024年10月,哈佛大學的學生AnhPhu Nguyen 和 Caine Ardayfio上傳了一個視頻,題目是:我們準備好面對個人信息一目了然的世界了嗎?
在網絡上引起轟動,他們爆改了一副雷朋 Meta智能眼鏡,戴上后,走在馬路上迎面走來的陌生人,只要看一眼,手機上就能立馬收集到這個人的姓名、年齡、電話、家庭住址,甚至是父母或者家人的名字,等等各種個人信息。
過去只在科幻片里出現的黑科技,如今照進了現實,細思極恐!
這種可怕在于,你在他面前,幾秒鐘就被“扒得一絲不掛”,毫無隱私可言;更驚悚的是,萬一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不堪設想。
用的雷朋 Meta智能眼鏡,是去年的款式,原始功能是用眼鏡拍照和攝像,而這兩個小哥在這個基礎上,額外添加了搜索引擎和面部識別2種技術。
升級后的智能眼鏡捕捉到一張面部照片后,就會根據面部特征在網絡上尋找此人更多照片,然后搜索選民登記數據庫、新聞文章、社交媒體等多個公開信息平臺。
個人信息就是這么得來的,然后匯總編輯后發到手機上。
為了驗證自己的成果,他們來到波士頓火車站進行測驗。
隨機挑選了一位陌生女士說道:“你是貝琪嗎?我在劍橋社區基金會見過你。”
很快,這位女士站了起來,并笑著和他握手了。
因為她以為他倆真的認識,只是她不記得了,后面還熱情地聊起了天。
第二次測試,是在校園里,也是隨機選了一位女同學,詢問道:“約翰和蘇珊近怎么樣了?”
女同學也是驚恐萬分:“你怎么知道他們是我的父母?”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沒有那么警惕,若戴眼鏡的人有了歹念,是很容易成功的。
不過,這兩名學生表示自己改造Meta智能眼鏡,不是要利用這個工具去干壞事,也不會公開設計的程序,而是希望通過這個事件,人們能正視智能眼鏡的隱私風險。(潛臺詞是:想作惡,改裝一下不難!)
他們還建議廣大網友,不要在公開網站上留下個人信息,非常危險。后還貼心附上了指南,教網友如何在公共數據庫中刪除個人信息。
總結
確實,現在很多人沉浸在黑科技帶來的便利之中,不知不覺忽視了它的隱私風險。
市面上的智能眼鏡功能太多了,尤其是AR和AI結合之后。
雖然,它不會安裝人臉識別和人肉搜索這樣的程序,也不會出現“扒隱私”的情況。
但是,僅憑它拍攝照片這一項,依然會出現“被別人偷偷拍攝或錄音不自知”的情況,這也是一種侵犯。
這就是技術進步的后果,外形和普通的眼鏡一模一樣,但功能已經超過一部手機了。
當一個人輕輕扶著眼鏡,你根本無法確定,這只是對方的一個習慣動作,還是在偷拍。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32910.html哈佛學生爆改智能眼鏡 看一眼就能人肉你:姓名住址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