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在人體頸動脈中發現微塑料:需要規避塑料制品嗎

    2024-05-30 17:18:33 244觀看

    如今,塑料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購物時的包裝袋、超市貨架上的食品、家中的廚電……甚至在擺滿了各種精致儀器的實驗室,也能看到塑料的身影。kDc驛資訊

    與此同時,塑料對人體有害的說法也一直流傳甚遠。它們的危害性真的如此高嗎?kDc驛資訊

    不久之前,《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它對人體可能的影響:頸動脈組織中,含有微塑料或納米塑料的人在未來三年內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于其他原因的可能性,是沒有微塑料或納米塑料的人的兩倍。kDc驛資訊

    新研究在人體頸動脈中發現微塑料:需要規避塑料制品嗎kDc驛資訊
    論文題圖kDc驛資訊

    微塑料肉眼看不見,但體內卻很常見kDc驛資訊

    微塑料是一種小于 5 毫米的非均勻塑料顆粒,它們往往來自于紡織品中的尼龍、聚酯、腈綸等纖維,或者由塑料瓶等“大型塑料”經過風化降解后形成。這些微塑料如果小于 1000 納米,就有了個新名稱:納米塑料。kDc驛資訊

    它具體有多小呢?一根頭發把橫截面平均分成 1000 份,大概就是它的大小了。這足夠讓它們通過消化道或肺部組織進入血液。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微塑料,也有個學名,統稱為 MNPs。kDc驛資訊

    過去十年,世界各地進行的多項研究已經證實,微塑料廣泛地存在于海洋、空氣以及陸地生態系統中。而且,它們會侵入人體組織和器官,比如腸胃、肺部、肝臟,以及胎盤。kDc驛資訊

    還有研究查證:它們侵入動物體內之后會影響動物的心臟功能。那么,它們是不是同樣也會給人的心血管功能帶來影響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來自不同高校、醫院的多位學者們組織了一場實驗,他們持續追蹤了三百位頸動脈狹窄患者,探索患者們的病情進展與微塑料的聯系。kDc驛資訊

    研究過程聽起來有點“血腥”:外科醫生打開患者們的頸動脈,將里面堆積的淤血和斑塊全部剖開,學者們再將切下來的組織拿來做研究。但別擔心,這只是正常的治療方案。kDc驛資訊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本來具有彈性的動脈脈壁變得僵硬,因此導致脂質積聚、纖維組織增生和鈣質沉著,形成斑塊,乍一看有點像是黃色米粥。它是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中常見的一種,會影響身體內的許多大中動脈。對于此類患者,醫生往往會采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來去除病變的組織,讓動脈恢復通暢。kDc驛資訊

    可以說,這項研究,是建立在“廢物利用”的基礎上的。研究的第一個結論,就足夠讓人吃驚:257 名患者中,150 位患者的樣本被檢測出含有聚乙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保鮮膜、塑料袋和飲料容器都是用它做的,其中 31 名患者的樣本還被檢測出聚氯乙烯。kDc驛資訊

    微塑料進入人體會導致早逝?kDc驛資訊

    在檢測完患者們體內是否含有微塑料后,學者們進行了長達三年的隨訪。結果發現,檢測出塑料的患者,因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中風等原因死亡的概率,和未檢出微塑料的患者相比大相徑庭。kDc驛資訊

    體內含有微塑料的 150 位患者中,有 30 位都因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等原因殞命,概率相當于 20%。而未檢測出微塑料的 107 位患者中,因此類病因死亡的有 8 位,概率約為 7.5%。前者的比例將近是后者的三倍。kDc驛資訊

    乍一看,這個數據實在有些嚇人。但如果仔細查證但這項研究的過程,你會發現,它有許多不足之處,研究結果也并不能完全佐證微塑料和心臟病、中風的因果關系。kDc驛資訊

    首先,作者們在論文中承認,此項研究沒有控制好一些重要的變量,比如患者在 PM2.5 和 PM10 中的暴露水平。而后者,恰恰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誰也說不好,檢測出體內含有微塑料的那些患者是不是因為接觸了更多的 PM10 才導致死亡率更高。kDc驛資訊

    其次,這個案例研究的人群,都是接受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無癥狀患者,這個限定條件實在太特殊了,因此結論不具備代表性。當然,這也不能責怪研究團隊,畢竟實驗還是要注意倫理性的,只能找到這些因為手術需要而被切除人體組織的患者,不能為了科學研究強行去傷害患者。kDc驛資訊

    另外,塑料的分類其實有很多種,而每種塑料在人體內的滲透程度是不同的,未在粥樣斑塊組織中檢測出微塑料的患者,不代表身體里沒有微塑料。過去的一些研究認為,可能每個人的體內都存在微塑料,只是含量不同。kDc驛資訊

    后,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這些年,塑料制品的使用率一直在提高,微塑料的暴露風險也持續增加,甚至多用洗衣機洗幾次衣服,都可能產生更多的微塑料。但整體來看,各地心血管發病率卻保持下降。kDc驛資訊

    微塑料需要規避嗎?kDc驛資訊

    先說答案:目前還沒有研究能證實它對人體的具體危害,但從對動物的研究來看,減少微塑料的攝入,還是很有必要的。kDc驛資訊

    事實上,自 2004 年,學者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關于“微塑料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的各項研究就始終不間斷。雖然這兩年來陸續有學者們在人體的血液和器官中發現微塑料,但是它們的危害,卻很難考證。kDc驛資訊

    曾有一些學者采取了科學研究常見的方法:研究動物并且發現體內微塑料含量過多的動物患病風險更大,但這依然不能類比到人類。畢竟,和人類相比,這些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動物體型相對小,長期被塑料廢品影響的概率更大。有研究認為,目前人體內攝入的微塑料含量尚處于安全水準。kDc驛資訊

    但這仍然給我們提了個醒:當微塑料的攝入含量達到某個比重時,對身體的影響也許就會從量變到達質變。為了盡可能減少微塑料的攝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減少和塑料制品的直接接觸,比如少用塑料袋裝熟食,喝奶茶時盡量少用塑料吸管,以及減少海鮮內臟的攝入。kDc驛資訊

    新研究在人體頸動脈中發現微塑料:需要規避塑料制品嗎kDc驛資訊

    參考文獻kDc驛資訊

    [1]Marfella R, Prattichizzo F, Sardu C, Fulgenzi G, Graciotti L, Spadoni T, D'Onofrio N, Scisciola L, La Grotta R, Frigé C, Pellegrini V, Municinò M, Siniscalchi M, Spinetti F, Vigliotti G, Vecchione C, Carrizzo A, Accarino G, Squillante A, Spaziano G, Mirra D, Esposito R, Altieri S, Falco G, Fenti A, Galoppo S, Canzano S, Sasso FC, Matacchione G, Olivieri F, Ferraraccio F, Panarese I, Paolisso P, Barbato E, Lubritto C, Balestrieri ML, Mauro C, Caballero AE, Rajagopalan S, Ceriello A, D'Agostino B, Iovino P, Paolisso G.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 Engl J Med. 2024 Mar 7;390(10):900-910. doi: 10.1056/NEJMoa2309822. PMID: 38446676.kDc驛資訊

    [2]Cole, Matthew; Lindeque, Pennie; Fileman, Elaine; Halsband, Claudia; Goodhead, Rhys; Moger, Julian; Galloway, Tamara S. Microplastic Ingestion by Zooplankton (PD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6-18, 47 (12): 6646–6655.kDc驛資訊

    [3]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Restricting the use of intentionally added microplastic particles to consumer or professional use products of any kind. ECHA. European Commission.kDc驛資訊

    [4]Micro- and Nanoplastics Breach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Biomolecular Corona’s Role Revealed. Nanomaterials 2023, 13(8), 1404.kDc驛資訊

    [5]Wei, Xin-Feng; Bohlén, Martin; Lindblad, Catrin; Hedenqvist, Mikael; Hakonen, Aron. Microplastics generated from a biodegradable plastic in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Water Research. 2021-06-15, 198: 117123.kDc驛資訊

    [6]Thompson, R. C.; Moore, C. J.; Vom Saal, F. S.; Swan, S. H. Plastics,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Current consensus and future trend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9, 364 (1526): 2153–2166.kDc驛資訊

    [7]Carrington, Damian. Microplastics revealed in the placentas of unborn babies. The Guardian. 2020-12-22.kDc驛資訊

    策劃制作kDc驛資訊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研究員kDc驛資訊

    策劃丨一諾kDc驛資訊

    責編丨一諾kDc驛資訊

    審校丨徐來 林林kDc驛資訊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29890.html新研究在人體頸動脈中發現微塑料:需要規避塑料制品嗎

    標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請大家時刻謹防詐騙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中文字幕7777|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