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份餐,你在美團外賣正常下單可能要20元,但你打開拼好飯,只需要10元。
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變化和下沉市場的崛起,外賣行業也迎來了新的變革。在訂單量和交易額這兩大核心指標增長趨緩后,美團外賣選擇用“低價”破局。
據估算,2023年,美團外賣拼好飯單量超過11.6億單,占美團外賣比重約6%,遠期在外賣訂單占比有望達到 20%。低價外賣正以快速的發展勢頭成為外賣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幾年,在本地生活這場戰役中,從突破原先到店、到家業務的天花板,從低價外賣到直播間,美團外賣一直在不斷打破邊界。但目前看來,在流量越來越貴的大背景下,低價似乎還是粗暴有效的辦法。
什么是“拼好飯”
拼好飯早出現在2020年。
彼時,消費市場的流量之爭已經打向下沉市場,在流量增長趨于飽和的時代,被忽略的下沉市場成為了一座待挖掘的金山,抓住潛在經濟機會的拼多多迅速崛起。
首先察覺到危機的是電商平臺,那一年,京喜和淘寶(又叫京東拼購和淘寶特價版)相繼推出,雖然雙方都曾放話“我們和拼多多不一樣”,但試圖以低價來搶占用戶的野心卻透露出共同的焦慮。
不難猜測,早期也被叫做美團外賣特價版的“拼好飯”,瞄準的也是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通過低價來加速對下沉市場的滲透。
拼好飯一直內嵌在美團外賣App和小程序中,入口在首頁的主菜單一級界面。
拼好飯的拼單過程類似于拼多多,用戶既可以參與別人的拼單,也可以發起拼單,讓平臺匹配拼友或將購買的餐品鏈接發送給其他用戶,雙方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支付即算拼單成功。 除了低價拼單,拼好飯還主打免配送費、免包裝費等。
不同于美團外賣的信息流是推薦餐廳,拼好飯是以餐品而不是店鋪作為小運營顆粒,用戶點開拼好飯就能集中看到低價的單品或套餐。
但拼好飯雖然相比美團外賣價格更加實惠,但也多了特定的使用規則,大部分門店只會在拼好飯上線店內的小部分餐品,不支持修改,看不到商品的相關評價,同時也不能使用美團外賣本身的會員紅包進行金額上的減免。
據晚點報道,此前美團餐飲外賣平均客單價約50元,單均配送成本約7.5元;而從拼好飯的主頁可以看到,大部分餐品價格在10-15元左右,且多以套餐為主。
拼好飯推出早期,因為低毛利,商家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美團便允許入駐商家的拼好飯銷量可累加至外賣店鋪銷量,幫助其提高流量權重,該策略吸引了不少商家入駐。
對商家來說,拼好飯更多只是多了一個出餐渠道,雖然低于15塊錢的客單價減去騎手配送費和商家抽成,基本可以說利潤極低甚至“做一單虧一單”。
但就像拼多多早期的供給方更多是白牌的小商家,拼好飯的核心供給,也集中在一些個體小商家,包括那些有資質但沒有店面的商家。
極光調研顯示,餐飲外賣行業整體連鎖化、規模化程度較低,近七成餐飲商戶為個體戶,超六成商戶員工數量不足5名,超七成的商戶外賣訂單客單價在10元至29元的價格區間中。
這些商家沒有品牌加持,在拼好飯做一些低價套餐更能幫助其引流;同時通過降低價格來刺激銷量增長,也有利于實現更高的庫存周轉率和盈利目標。
而美團則通過拼好飯,一方面有助于拓展用戶客群,提高滲透率;另一方面低客單訂單增加將極大帶動整體訂單量增長,同時做好低價需求承接將有利于平臺優化用戶體驗模型,提高外賣業務整體利潤彈性。
瞄準低價
令人意外的是,低價外賣的需求遠不止于下沉市場。
近兩年,隨著整個消費市場趨于理性,性價比成競爭關鍵。美團外賣順應需求變化,從2023年,拼好飯陸續進入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據安信國際報告,2023年Q2拼好飯日訂單峰值超500萬單。而上一年,拼好飯的日訂單量才剛達到百萬級別。
拼好飯也首次出現在美團的財報上。美團2023年年報顯示,拼好飯滿足了消費者對低價外賣的需求。
受拼好飯持續擴大覆蓋規模帶動客群拓展和訂單量增長的影響,美團2023年即時配送交易筆數同比上漲24%,而餐飲外賣平均客單價則呈下降趨勢。
交銀國際估算,2023年,拼好飯單量超過11.6億單,占美團外賣比重約6%,2024-2025 年單量占比或繼續提升至 8-9%,對客單價的影響或持續。美團外賣平臺未來總交易額增長將主要受訂單量增長的拉動。
據晚點消息,接近美團的人士判斷,拼好飯將變得更大,遠期在外賣訂單占比有望達到 20%。弘則研究也預計2024年拼好飯將實現盈虧平衡。
而同樣看好低價外賣市場潛力的還有外賣行業的另一寡頭餓了么,大概在2022年,餓了么的拼團功能也正式上線。
和拼好飯一樣,餓了么拼團的入口同樣在首頁主菜單一級界面,兩款產品都是通過餐品推薦+拼單點餐+統一配送的方式吸引用戶。
但目前來看,相比拼好飯,餓了么拼團的表現并未有明顯進展,一定程度上,這也受餓了么目前的市場份額影響。
說起來,美團開始做“拼團”,其實可以追溯到2017年3月拼單功能的上線,即用戶在商家詳情頁選擇“拼單”,向微信好友發送拼單邀請鏈接。彼時,拼單功能的上線恰逢2017年初那場外賣大戰,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里,美團的用戶規模趕超原本處于第一的餓了么,從此奠定了美團在外賣市場的頭部位置,也自此形成外賣行業的雙寡頭市場。
從數據上看,美團、餓了么重合用戶規模無疑是呈增長趨勢的,再加上在使用慣性影響下,消費者對于外賣軟件的忠誠度相對較高。這就意味著,雙方必須在同一個流量池子撈增量。
此消彼長之下,近幾年市場多有 “餓了么打不過美團”的聲音。
據Trustdata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美團外賣與餓了么的市場份額還是5:3(59% : 36%)。但到了2020年Q1,美團外賣與餓了么的對比卻變成7:3(67.3% : 30.9%)。
但這并不代表美團外賣就已經穩坐寶座。
從新月活用戶來看,Quest 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Q1用戶規模TOP50的APP榜單中,美團以4.49億的月活居于14位,餓了么以0.88億的月活居于27位,美團外賣APP沒有上榜。
而在2024年3月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TOP榜單中,美團、餓了么、美團外賣的月活分別為3.02億、1.71億、1.32億。
值得注意的是,從Quest Mobile報告中可以發現,針對小鎮青年人群,餓了么在2024年3月的滲透率略高于美團外賣。
如今,以價換量似乎已經成為各大互聯網大廠的首要“指標”。從美團今年的動作來看,客單價如今早已不是第一考慮要素,美團CEO王興曾在2020年提出美團外賣的中期目標是,到2025年外賣日峰值訂單1億單。
據弘則研究顯示,2024年Q1美團外賣單量呈現15-20%同比增長趨勢,客單價有所下滑。隨著美團到店和到家業務合并,外賣業務也將“團購”和“拼好飯”業務打包合并,強調“低價供給”。
同時,去年3月,美團還上線了“神搶手”營銷活動,位于首頁一級菜單和信息流中間,處于較為顯眼的位置。
“神搶手”即通過直播、短視頻信息流、限時秒殺等形式售賣特惠外賣套餐兌換券,套餐價格多數在40元以內。以此提高中高頻用戶下單頻次,迭代高客單價產品,拓展用戶客群。截至2023年9月,“神搶手”已上線北上廣深、成都等7座城市。
雖然“神搶手”套餐客單價較高,但實際上,這些兌換券相較于正常在商家頁面購買也更便宜,以肯德基的“雞肉帕尼尼三件套”為例,正常美團店鋪購買價為19.9元,但“神搶手”的兌換券僅為12.9元。
這樣看來,“神搶手”更多瞄準高線城市用戶下單頻次,主要在于提高用戶粘性;而拼好飯則更多聚焦在低線城市商戶覆蓋擴大以及滲透率提升。
安信國際預計,2023年美團外賣日單量為5300萬,2022-2025年CAGR(年復合增長率)為21%,到2025年提升至7700萬單,峰值將有望突破1億單。
繁榮市場背后的混沌
隨著市場井噴,行業背后的真空地帶也開始顯露,尤其是監管和行業標準。
和早期的拼多多備受“便宜沒好貨”的爭議一樣,在小紅書搜索拼好飯,一個熱頻詞是便宜,而另一個則是質量差。
但不同于用戶在拼多多購買的更多是價格敏感性較低的日用品,對于外賣這種“入口”的東西,消費者顯然更加謹慎。
PConline對比了分別從拼好飯下單和正常下單的兩份餐食。同一家店的明爐燒鴨飯正常下單和拼好飯的價格分別為17.8元和12.1元,雖然肉眼看上去沒區別,但有趣的是,正常下單的燒鴨是直接一只燒鴨腿,而拼好飯下單的則有部分是鴨脖。
而同一份小餛飩+炸醬面,正常下單和拼好飯的價格分別為20.9元和14元,其中正常下單的餛飩有13個,拼好飯則只有8個。
分量的不同尚可解釋為售價和成本導致,但當PConline打開黑貓投訴搜索“拼好飯”時,卻發現1476條投訴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騎手不愿送上樓”,多數用戶表示,騎手以拼好飯不送上樓為理由,讓消費者自行下樓取餐。
服務參差背后指向的主要問題,其實是騎手待遇問題,直接表現便是配送費。
黑貓投訴同樣有來自騎手的投訴,有騎手表示,騎手配送拼好飯的單子比正常單價少了2-3塊錢,還會強行要求騎手進行配送,其中一直被詬病態度差的眾包騎手首當其沖。
值得注意的是,弘則研究研報指出,自2023年美團對外賣代理商的考核變化明顯,其中包括讓代理商承擔會員的優惠金額,加大對騎手數量的考核力度,以及對拼好飯和閃購的訂單數有更高要求,雖然拼好飯是虧錢業務,但如果不做拼好飯可能會被清退。
而早在2022年,“拼好飯”入駐商家就曾因食品安全問題被媒體曝光。當行業沒有準入標準,就必然會出現野蠻發展。
在2023年財報電話會上,美團CFO就表示,拼好飯業務注重質量增長,提高投資回報率,提高性價比,增強體驗,提高運營效率,更好地為與消費者匹配不同價位的商品和提供商品的商家。
值得注意的是,據晚點報道,2024 年,美團調整策略,規定商家上線拼好飯 90 天后,拼好飯的訂單銷量、評價等數據將不再記入外賣門店。
拼好飯的“獨立化”開始愈加顯著,包括用戶點進拼好飯的任一鏈接,雖然在詳情頁能看到店鋪詳情,但卻無法跳轉至正常美團外賣的商家頁,這代表著用戶如果想通過看評價來作為選擇標準,還需要退出拼好飯,重新搜索商家名稱。
接近美團的人士認為,調整的邏輯是讓主營拼好飯的商家增加銷量,吸引更多商家做拼好飯。
隨著未來拼好飯商家數量的提高,用戶體驗無疑更加值得關注。行業想真正走向正規化,一定程度需要頭部企業通過建立自身品控標準來起到引導作用。當這條生態鏈中的一環出現問題,便會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場無限游戲終只會反噬到平臺自身。
在各方都虎視眈眈的本地生活戰場,美團在啟動戰斗模式的同時,平臺自身監督和監管標準也將愈加重要。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29720.html美團再造拼好飯 打不完的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