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消息,據新浪科技報道,作為米哈游的重磅新作,《絕區零》在預熱和宣發時可謂“重拳出擊”,預約人數和下載量雙雙破紀錄,然而在游戲正式公測后,“無聊”成為它的代言詞,用戶評論也呈現兩極分化。
如今該游戲已上線半個月,大量玩家選擇卸載,他們已對米哈游的氪金套路感到厭倦。
換湯不換藥,厭倦了
上手“肝”了3天后,骨笛(化名)卸載了《絕區零》。作為“米衛兵”(米哈游粉絲的自稱),他對這款游戲感到一絲失望:“美術很好,打擊感很好,動作很好,就是不好玩。”
他向新浪科技表示,早期對該游戲充滿期待,并認為這款游戲將比《原神》達到更高一層的高度,但實際體驗下來,游戲雖然充滿各種巧思,也能看出是用心制作,但根本上還是《原神》那套邏輯,“體驗上換湯不換藥?!?span style="display:none">N8k驛資訊
不只是骨笛,對《絕區零》感到失望的玩家大有人在。外媒Gamespot給《絕區零》打了7分,剛剛合格,并認為游戲的走格子解謎非常乏味,而普通戰斗過于簡單枯燥。
在國內知名的游戲社區TapTap,截至7月21日,超過8.6萬人對《絕區零》進行了評價,但該游戲的評分為6.3分。
作為對比,米哈游的《原神》《崩壞:星穹鐵道》兩款當家作品評分分別為8.0分和7.4分,并且在評論區中,玩家對《絕區零》的評價兩極分化,呈現“C”字形,打5分的和打1分的用戶都不少,根據評價,新浪科技總結了玩家對《絕區零》的主要差評原因。
一是戰斗系統單調,即《絕區零》作為動作游戲,但戰斗系統缺乏深度和挑戰性,很多地方能看出是為了兼顧新手,例如最為玩家詬病的缺少“跳躍”這一重要元素,讓玩家上手后少了一些操作感,這也讓喜愛動作類游戲愛好者們感到過于簡單。
二是游戲設計妥協,《絕區零》為了滿足多端玩家的需求(游戲覆蓋了手機、主機、PC三端多平臺),在UI適配、操作邏輯等方面不夠優秀,手機玩家和鍵鼠玩家操作體驗不一致。
并且,為了兼顧手機性能,《絕區零》在很多場景都需要進行加載,在動作類游戲中,這樣的頻繁加載讓玩家不悅。
三是玩法不夠專一,《絕區零》的動作設計和美術功底都十分優秀,玩家本應當在游戲中體驗爽快的戰斗,但游戲還加入了大量的都市探索、走格子解謎任務,尤其是走格子解謎任務被安排在戰斗的過程當中,在游戲中要花費大量時間,給玩家帶來一種“剛進入爽快戰斗”就又要解謎的割裂感,這讓很多玩家感到不快。
不少玩家都認可《絕區零》制作組的野心,但在他們的差評中,都認為該游戲本身的類型與米哈游以往找到的商業模式存在沖突,即米哈游依然在《絕區零》中沿用過去那種抽卡+角色養成的掙錢模式,盡管這個模式本身并沒有問題,但在《絕區零》這樣的動作游戲中顯得尷尬且沖突。
所以,《絕區零》才出現了新玩家和米衛兵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局面,對新玩家而言,他們沒能在《絕區零》中體會到動作游戲的爽快流暢,而對于老玩家,《原神》和《崩壞:星穹鐵道》已經夠日常殺時間和氪金,也不太會在一個新坑投入太多時間,這讓《絕區零》陷入了新游開服之后人氣下降的潛在風險當中。
氪金老套路,失效了
路徑依賴,是《絕區零》發布之后,玩家對于米哈游的一種共同聲音。憑借《原神》爆火的米哈游或許沒有想到,即便是《絕區零》這樣高投入、大制作的游戲,如今也正面臨危險,并在這個夏天愈發明顯。
根據點點數據的統計,從7月4日游戲上線至今,《絕區零》在國內蘋果App Store中的排名下滑非常迅速,在免費游戲榜總榜第一的排名僅維持4天便開始下滑,如今位列游戲總榜第32名。
作為騰訊、網易之外的又一極,米哈游自2020年憑借《原神》這一“開放世界手游”風靡全球后,便成為二次元手游的最大“嘗鮮者”和“受益者”,無論是原神上線首個月2.45億美元的收入,還是在日韓、歐美等地區掀起《原神》風潮后切入國際市場。
米哈游不僅賺得盆滿缽滿,也找準了抽卡+角色養成這種游戲運營模式的精髓,這在之后的《崩壞:星穹鐵道》中也進一步延續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對玩家來說,這種模式終究還是會讓人厭倦,即便《絕區零》已經換上了歐美漫畫+動作游戲的外殼,但內核的不兼容讓游戲顯得“削足適履”,若想吸引更多玩家加入和回流,或許還需要更進一步尋找不一樣的內核,如今的《絕區零》,只能算作米哈游工業化產品,正如某位用戶所說:“《絕區零》是一款及格的游戲,但卻是不及格的米游。”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323936.html報道稱米哈游新游《絕區零》遭玩家大量卸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