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容和
運營?/ 獅子座
昨天,#南方日報體育記者說全紅嬋瘋瘋癲癲#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的強烈不滿和憤怒。輿論發酵了一整天,南方日報在昨日晚間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表示將根據事實對相關責任人依規依紀嚴肅處理。
但很顯然,一則沒有公章沒有什么規范的聲明不足以平息眾怒。而這件事也再次牽扯出公眾對于這次巴黎奧運會中媒體行業職業素養缺失的失望。
這一屆運動員,賽場上英姿勃發,怎么為國爭光奪得榮譽回國后反倒開始了艱難的征程??
無獨有偶,前天,張博恒在小紅書舉辦的直播活動疑似遭到性騷擾。再早幾天,潘展樂回國之后上熱搜的詞條是“解散粉絲群”;運動員信息包被50元出售;全紅嬋回國機場被圍堵,現場混亂不堪;人民日報評論:“飯圈”別成“怪圈等等。
2024年巴黎奧運會結束,關于運動員的話題依然處于奧運熱潮期,各家平臺、品牌搶熱點的動作頻繁。而運動員身上的符號屬性與明星藝人不同,這樣的情況之下,各家在運營與表達上參差不齊的水平,也就顯現了出來。
一、“白癡一樣”,媒體職業素養受質疑
事件的源起是一場關于關于巴黎奧運會采訪對象的討論直播,南方日報記者在直播中點評全紅嬋,“給德國運動員展示金牌的時候瘋瘋癲癲”,“作為一個人不是很完整?”“長大了,不可能跳一輩子水,你不跳水以后像一個白癡一樣能行嗎?”
由于這位記者用詞惡劣,這段直播視頻迅速引發了大眾的憤怒。巴黎奧運會期間,有記者提問全紅嬋“你知道拿捏用英文怎么說,我教你啊”的事情還在眼前,又來了這么一出。
于是連帶著整個巴黎奧運會期間媒體不專業采訪都被公眾聲討,頗有一種本來就對你們不滿意,還不知反省的算賬局面。
根據此前相關的報道,巴黎奧運會期間,我國合計有2400名媒體記者前往巴黎參與本次奧運會報道。帶回來的卻是“爹味”“不專業”“傲慢”以及用60后的采訪提問邏輯來向00后體溫等等引發了不少負面爭議的討論。
這其中當然也涉及到媒體行業沒落,體育記者專業性打折扣,以及采訪問題以流量為導向等等所導致的結果。
其中以拿下了混合團體10米氣步槍金牌的中國射擊運動員黃雨婷和搭檔盛李豪雙人采訪最為典型。
在不少采訪中,都在試圖往cp方向上引導。新華社都搞這一套。問平時相處的感覺,問黃雨婷是否會考慮和搭檔盛李豪考同一所大學。哪知道,00后小孩根本不接招,沒得到滿意的八卦,又去問比黃雨婷大兩歲的盛李豪,平時會不會照顧對方?
專業知識沒有,又被流量沖昏了頭腦。這才誕生了無數令人咂舌的采訪“名”場面。
說回全紅嬋事件。事實上,潘展樂的少年熱血直抒胸臆也好,全紅嬋的不善官方圓滑言辭,簡短回答應付采訪、陳芋汐冷靜淡定也罷。
本質上,這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性格差異,不該被無端指責,更不該被代表著媒體身份的人員公開以極端言論進行主觀臆測。
換個角度,谷愛凌是稀缺的,她的家庭給予了絕大多數人難以想象的托舉。但全紅嬋也是稀缺的。
底層家庭出身,靠著天賦廝殺,即便是天才,金牌也是她每日入水跳120次,陸地跳200-300次以及上百次翻騰的訓練生活換來的成就。這樣的情況之下,在聚光燈下,她依然還能夠保持天真率性,不卑不亢,不賣慘不訴苦,還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心理狀態上的健康與強大。
看多了精英資本的成功敘事,old money new money天天掛嘴邊,連普通出身的天才成長故事都容納不下了嗎?那些圓滑的應對采訪話術,她愿意的話,遲早會學會。但倘若她不愿意,又有什么要緊呢?
體育競技,成績就是絕對的話語權。
要知道,這個記者口中“瘋瘋癲癲地給人家外國的運動員展示金牌”“像個白癡一樣”的全紅嬋,是17歲131天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是她所在職業領域的TOP。能走到如此高峰的頂級運動員,她的內心和所見所聞,絕不可能“白癡一樣”。?
從賽場流量化的采訪到回國之后高高在上的點評,其本質來自于一種不平等視角找茬兒般的傲慢——她是天才跳水運動員,但是她不會說英文誒,所以“作為一個人不是很完整”。這種傲慢跟賽場現場采訪要教全紅嬋說英語的那位一樣,也和珍貴連線采訪機會,主持人卻問潘展樂想看誰的演唱會一樣。
學不會尊重的話,建議閉嘴。00后奧運冠軍們有自己的節奏。少管。
二、各家爭搶,運動員權益誰來維護?
就在全紅嬋被斥責“瘋瘋癲癲”之前,體操運動員張博恒到小紅書掃樓遭遇系列烏龍事件也引發了公眾對運動員權益保護和相關領域職業道德的關注。
8月14日,張博恒受到小紅書邀請到上海總部參與掃樓活動。獨自從長沙前往上海,落地上海,平臺方對接人員工作不力,機場秩序混亂,他本人被團團圍住,只能蹦跶著打電話聯系求助。
抵達小紅書之后進行常規流程,例如送奶茶等活動。其中互動環節的視頻當中,當日主持人身著吊帶連衣裙,要求擁抱并提出裙子簽名的需求,視頻畫面中張博恒神色有些尷尬。
視頻一經播出#張博恒掃樓#話題當日就登上了微博熱搜。評論區全在聲討小紅書,并提出了“這都算性騷擾了吧”以及“無視運動員身體情況強行要求對方做引體向上”的質疑和指控。
小紅書至今未回應。
更令人疑惑的是,活動結束之后,活動方送張博恒到機場,還送錯了航站樓?導致張博恒不得不獨自搭乘地鐵到正確的航站樓。
這種低級的執行失誤和整個流程當中的高度娛樂化流量導向,立刻就引爆了全網,也引發了系列關于運動員商業營銷的“待遇”討論。
首先是掃樓一類的不對外的影視宣發娛樂化運營手段要如何策劃才能適用于運動員?這當然不是在討論運動員是否要參與,而是在質疑平臺對于運動員參與此類活動的專業策劃與執行能力。同樣是小紅書,8月13日國乒專場的直播,即便在輿論場內cp向的各類話題喧囂的情況下,從環節到互動都設計得當有趣,氛圍也很溫馨。
其次,也是老生常談了,貴圈整個鏈條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改改傲慢的毛病。
同一天,藝人王鶴棣在《我的主場》節目錄制現場被人群蜂擁沖撞圍堵拉扯。?
可以看到現場安保措施幾乎沒有,秩序混亂,籃球場內還有兒童,以及場地內水痕明顯,地板濕滑,甚至有人員滑倒,王鶴棣想伸手扶一把卻被涌上來的人群拉扯住。很難想象,假如發生踩踏事故,節目方要如何交代。
王鶴棣工作室隨后發布了聲明,退出《我的主場》節目相關錄制。差不多十分鐘之后,《我的主場》官方微博更新了道歉說明,表示歉意。
大流量藝人方有專業的工作團隊作為后備支持,該維權維權,該退出退出。那不甚熟悉這一套流程的不是那么紅的運動員們呢?吃了虧只能自己默默咽下?要蹭運動員的熱度,至少得先拿出點專業態度吧。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5804.html被罵被圍堵被飯圈,運動員們開始歷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