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容和
運營?/ 小餅干
豆瓣評分9.4,如果你還沒看《戀愛兄妹》那真的很可惜。
以手足為組合參與戀綜錄制,在以戀愛關系為目標的框架里,帶動關于原生家庭、親緣關系和性緣關系的討論,不愧是李珍珠PD。
那么,在戀綜模式固定,觀眾審美疲勞的市場背景之下,能被評價為“戀綜的next level”,《戀愛兄妹》做對了什么?
關于人
《戀愛兄妹》,乍一聽名字還以為韓國人大膽搞偽骨科,實際是一檔隱藏彼此兄妹身份,在為自己物色對象的同時也為自己兄弟姐妹的愛情充當僚機或是門神的戀愛綜藝。
節目目前更新了6集,前兩集主要介紹了嘉賓的家庭情況,并呈現他們初識階段的個性特征。后面則進入大家熟悉的戀綜環節——職業曝光、互選、約會增加鯰魚嘉賓等等。
素人節目不變的核心——人。
比起仿佛大廠面試一般,執著于強調留學背景工作履歷或者期待網紅借力的部分國產戀綜,《戀愛兄妹》最突出的優勢就是淡化選人的冷漠標準,將焦點放置在突出人物個性差異的層面,延伸出家庭關系成長經歷是如何塑造著人物的思維方式、情感表達和行為模式的探討。
觀眾當然知道,能入選節目的都是優秀人類,但冰冷的文憑學歷和詞藻華麗的出身形容,帶不來共情。當下的時代情緒也不再盲目推崇豪門子女的故事。要共情,得先讓這些素人活起來。
宰亨X世乘?
比如父母關系堪稱完美的宰亨X世乘,這一對兄妹有很鮮明的特質,都大方開朗松弛自信,如同小太陽般。
目前討論熱度和話題量最大的哥哥宰亨,靠著神似孔劉的臉和莫名搞笑的個性,迅速吸引了視線。仿佛天選一般,除了好看的臉,他還有一些不管不顧地瘋子幽默內核。又迅速助力他喜提了“戀綜混子”的稱號。
女嘉賓問他之前是愛豆嗎,宰亨回答道,“之前是個瘋子(韓語中兩個詞的發音相似)”,給女嘉賓發送好感短信的環節,這位帥氣的瘋子更是貢獻了無數的綜藝笑點。
別的嘉賓都還在與陌生人的禮貌疏遠階段,這哥發的是:“我放到冰箱里留到早晨吃的香蕉,是誰給吃了……那是我的”,別人都在運動展示男性魅力,他不想流汗,好不容易玩個羽毛球還傷到了手指。
宰亨的人物特質十分鮮明——吐槽搞笑愛豆臉男,一個精神力無窮的天選綜藝人。幾乎貢獻了節目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搞笑點。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對兄妹滿足了觀眾對于充滿愛的家庭里會長出什么樣的孩子的想象,同時個性上的亮點,又帶了驚喜的觀看體驗。節目組也很懂,宰亨出現的畫面和情節,無論是bgm還是特效都在放大他個性里的幽默特征。
妹妹世乘也一樣,活潑大方,她和哥哥的互動帶著一股子歡喜冤家的氣息,互相嫌棄從小吵到大,但又互相愛護支持。哥哥0票就一直活躍氣氛,逗他開心。
精神與物質富足的家庭讓他們天然帶有自給自足的安全感和松弛感。如果幸福小孩有樣本,他們勢必入選。堪稱科幻片,讓人尸體都暖暖的那種。
初雅X哲賢、龍宇X珠妍?
“不負責任的爸,患癌的媽,相依為命的她和他”這種晉江角色配置,就是初雅和哲賢這對姐弟。
再次感嘆,李珍珠PD真的很會選人!
這一對姐弟的原生家庭開局幾乎是地獄模式。
媽媽身患癌癥7年,父親“愛我們的方式非常粗魯”。姐姐初雅為了照顧媽媽,放棄去首爾念書的機會,直到母親離世。弟弟帶著迷茫的姐姐逃離原生家庭,姐弟兩個幾乎可以說是兩手空空地來到了首爾。
他們沒有宰亨和世乘那樣完美的家庭系統作為成長支撐,握著僅僅五百萬韓元,從一開始只能擠在狹小的出租屋,攜手對抗命運的不公,一路披荊斬棘互相支持。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如今也成長為了很好的大人。
如此苦情的配置,后采的環節兩人講述起來卻很平靜,在前兩集營造出了一種水過無痕個中酸楚只有自己能體會的淡淡憂傷感。也正是這樣的原生家庭配置讓弟弟哲賢直接化身“姐夫獵人”,時刻替姐姐物色關注著姐夫的人選。也造就了姐姐初雅的堅韌獨立內斂的個性特征。
如果說幸福的模式有固定的想象,那么不幸則各有各的樣態。
男三龍宇和妹妹珠妍之間的牽絆也很動人。單親家庭,哥哥龍宇比妹妹大10歲,一種長兄如父的具像化樣本。
哥哥從孩童時期就承擔起了照顧妹妹的責任,所以他能被姐夫獵人選中也符合情理。貼心成熟,上來選房間就照顧著妹妹,需要參軍入伍,自己無法參加妹妹的畢業典禮,就拜托好友去陪伴。
這兩對姐弟和兄妹真的很東亞。在父母角色缺失的情況下,他們成為了彼此的依靠。龍宇是妹妹的愛情保安,哲賢是姐姐的姐夫獵人,初雅堅韌獨立中帶著清冷,珠妍溫和可愛中帶著甜美。
值得關注的是,《戀愛兄妹》中對“不美好”的呈現,并不是刻意煽情和放大苦難賣點,原生家庭作為人物個性的背景,支撐起了家庭與個體的碰撞,為后續節目中的人物表現和塑造建立起了地基。
相關采訪中提到,節目中原本設定了父母打電話與父母送飯菜的環節,但得知哲賢和初雅的家庭情況之后,節目組怕兩人會傷心和不自在,所以主動詢問了嘉賓是否介意,如果介意的話可以取消掉這個環節。
正燮X允荷?
出身音樂世家的正燮和姐姐允荷,姐姐是個超級大女主配置,正燮就是姐控弟弟。乍一看其實沒有太大的亮點,但放置在整個節目的配置里,形成了一種角色和角色的對比。
比如珠妍視角里萬能的哥哥龍宇,自己成長于父母不合的氛圍里,卻一直在干著父母該做的事,維護著妹妹的童年。理性與成熟的背后,是深藏內心的脆弱。
在這一邊正燮和允荷的對比之下,爹系哥哥和互相欣賞平等成長從不吵架的理想姐弟互相映襯,輸出了更完整的人物畫像。
在主線感并不強烈的綜藝框架里,《戀愛兄妹》卻如同劇集一般塑造出了4對讓觀眾直呼“你們8個吧日子過好比什么都重要”的兄妹角色。
每個人的故事都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徐徐鋪開,在原生家庭成員關系的人物網里逐步呈現出個體人物出身、成長、性格的差異以及成長經歷導致的情感選擇和選擇過程中表現的差異。還能看到人們處于不同家庭身份造就的性格差異,比如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
最重要的是,在這樣的一副人物群像里,傳遞出了如同《請回答1988》劇集里的親切溫情。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戀綜的“雄競”“雌競”氛圍。每個人狀態都飽滿松弛,親緣氛圍削弱了性緣競爭,沒有宮斗感,用溫情脈脈去呈現人與人的情感粘連。
關于模式
素人節目,人物必須架在模式之上。
人物關系網成立,所謂的模式才有意義。
在流程設計上,《戀愛兄妹》也并沒有免俗。猜職業猜心動發短信打亂約會。但因為人物關系的獨特切入,帶來了一些全新的視角畫面。比如上來兄妹得裝不熟。
基于這樣的人物關系,節目的前期流程設計基本圍繞著家庭背景鋪陳來設計。
比如父母來電環節設計,世乘與爸爸的通話氛圍融洽平等,鏡頭切到初雅哲賢姐弟,眼神里是不可忽視的羨慕。那種仿佛流浪貓看家貓的神情,直擊觀眾的淚腺。
節目組在人物背景初步交代的情況下,放大了“美強慘”的情緒細節。這就是流程設計的作用。它不是冰冷地走流程,而是強化人物背景和情緒。
在第三集當中,節目組設置了翻開成長照片集的環節,初雅的照片集,第一張是嬰兒,第二張就已經長大成人,翻一次就是她人生的二十多年。這種艱難成長的具像化,為觀眾帶來了極大的人物觀察和討論空間。
不得不承認,韓綜在細節上的拿捏一直next level。節目設置的每個環節都在強調人物面對自己、面對家庭和過去的升華主題。而這些也完美契合了兄妹姐弟組合選擇嘉賓的切入點。男人最好的醫美——愛護姐姐和妹妹。難怪觀眾戲稱節目是二胎宣傳片。
又比如,安排女嘉賓給心動對象寫表白信。但是呢,寫完后要猜測對方的手足是誰,之后再交給那位手足轉交給心儀對象。猜錯了手足,信就會送錯。????
于是就出現了宰亨抽到世乘寫給心儀對象的告白信的情況。不僅社死搞笑,也貢獻了一兄妹線的亂嗑場面(使不得使不得)。
總結一下就是,流程的設計始終圍繞親緣展開,即便開展戀綜的約會環節之后,人物關系的背景也并沒有被弱化。
更妙的是,無論是美強慘還是理想幸福兄妹,前4組嘉賓多少帶上了一些優質人類的理想化,于是在鯰魚嘉賓的人選上,回歸了現實。
一出場就打擊妹妹,說妹妹化妝不好看,言語間貶低意味過于明顯,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在前四對的對比之下有一種一夜回到現實的打擊感。同時節目耗費大篇幅包括一對一對話+晚上約會+白天約會去呈現新嘉賓智媛,也引起了較大的爭議。
有意思的是,鯰魚效應的確顯著,新人物的到來,讓前期的溫馨氛圍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常規戀綜的氣氛瞬間濃烈。連帶著建起來的人物形象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至于后續節目會不會有新的轉向,目前還不可預知。
但從《戀愛兄妹》的切入點和人物選擇以及模式的創新,對當前整體疲軟的戀綜這一類型或者是整個綜藝市場,都是一種良好的提示——無論類型模式為何,最終創新的內容才是獲得觀眾青睞的最原始驅動力。
李珍珠曾提到,“戀綜的類型是可以拓寬的,如果將戀綜視作一種節目類型,很容易變得非常老套,但如果是通過戀愛這一內容框架觀察人類心理,就可以有很多變化。”
國產綜藝,建議別偷懶。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221384.html豆瓣9.4的韓綜《戀愛兄妹》,做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