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希望國際油價升還是降?”AI一致回答“希望降”!
豆包、通義給出的理由大同小異:
1、抑制通貨膨脹
低油價有助于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減輕消費者負擔,緩解通貨膨脹壓力。
2、促進經濟增長
油價下跌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競爭力,刺激消費和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3、保障能源安全
通過增加國內石油產量,實現能源自給自足,減少對外部石油的依賴,增強國家能源安全。
4、支持傳統能源產業
作為傳統能源的支持者,低油價有利于美國石油行業的發展,符合其“能源獨立”戰略。
5、兌現競選承諾
在競選期間,他曾承諾降低油價,以贏得選民支持,兌現競選承諾對其政治形象至關重要。
DS(DeepSeek)確有過人之處。首先,補充了特朗普希望油價下降的兩點理由:
1、打擊對手經濟:通過壓低油價來打擊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的經濟,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對石油出口依賴較大,低油價會減少其石油出口收入,進而對其經濟產生壓力,在俄烏沖突背景下,這一意圖更為明顯。
2、助力制造業:特朗普將美國的能源優勢視為振興經濟的核心,低油價能降低制造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有助于推動制造業回流美國,實現其經濟政策目標。
更值得稱道的是,DS指出:
特朗普的政策存在矛盾之處。比如他若加強對伊朗等國的制裁,可能導致這些國家原油產量下滑,給市場帶來潛在的供應風險,從而推動油價上漲,這與他壓低油價的想法相背離。
以下,是人類的思考。
能源產業的代言人
美國共和黨確實長期被視為傳統能源產業(石油、天然氣、煤炭)的代言人。
共和黨、民主黨對“碳排放”相關國際公約的態度涇渭分明:共和黨極力阻撓、民主黨積極推進:
1997年達成《京都議定書》,美國承諾2010年排放量降至60億噸以下,時任總統是民主黨人克林頓;
2001年3月,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時任美國總統布什來自共和黨;
2016年,美國國務卿克里抱孫女簽署《巴黎協定》,時任總統是民主黨人奧巴馬;
2017年6月,共和黨人特朗普當選不久,就宣布退出 《巴黎協定》;
2021年,民主黨人拜登宣布重返《巴黎協定》;拜登政府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包括一項規定:購買電動車享受7500美元的稅收減免;
2024年,即將卸任的拜登宣布新的“國家自主貢獻減排目標(NDC)”,目標是:2035年凈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61%~66%;2050年實現碳中和,即“3550計劃”。
此次特朗普參加競選,雪佛龍、??松梨?、西方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以及美國石油學會都在共和黨身上加了重注。
特朗普任期只有4年,嚴格說只有2026年中期選舉前的2年時間可以掌握參眾兩院多數席位的優勢,比較順利地推行自己的政策。
因此,特朗普回報金主可謂急功近利、毫不掩飾。
2025年1月,共和黨人特朗普剛剛上任,就推出一系列政策:
第一、宣布將會退出 《巴黎協定》,擺脫與減排相關的所有國際義務;
第二、宣布進入能源緊急狀態,撤銷對傳統能源的限制政策。旨在提高美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強調開發阿拉斯加油氣資源、大力支持傳統能源出口;
第三、取消購買電動車7500美元稅收減免、廢除電動車強制令、將用于充電樁建設的資金挪作它用;
第四、干脆取消“綠色能源”這個提法,把能源劃分為原油、煤炭、天然氣、核能、地熱和水電六大類,刻意將風電、光伏排除在外。
渴望“戴維斯雙擊”
21世紀美國能源產業重大的事件只有一個:頁巖油革命。
由于水力壓裂技術和水平鉆井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美國本土石油/天然氣產量極大提高。
2015年末,美國解除長達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2018年,美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2019年,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并短暫超越沙特成為第一石油輸出國。
但美國頁巖油開采成本比沙特高一個數量級。2015年開始出口以來,成本約為55美元/桶。
2016年-2021年,WTI原油現貨均價分別為43.6美元、50.8美元、64.9美元、57美元、39.7美元、68.2美元,六年均值為54美元/桶。
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2022年-2024年,WTI原油現貨均價分別為94.5美元、77.6美元和78.8美元,三年均值為83.7美元/桶,較俄烏沖突前5年高54.9%!
美國早已對伊朗、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實施制裁。直到把俄羅斯“踢下桌”,終于可以大發其財。2023年,美國石油/天然氣/加工石油出口合計達348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1.4%。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制裁的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并未明顯下降,只是出口目的地從歐盟變為其他國家(如東方大國印度)。
頁巖油革命可謂生不逢時,因為全球能源需求不足,原油處于過剩狀態:
發達國家已經“碳達峰”(德國等歐盟9國于1990年碳達峰,美國于2007年碳達峰);
由于新能源車普及,中國石油需求已開始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1.9%。
預計2025年,石油市場將面臨100萬桶的供應過剩。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多年來一直采取“限產保價”維護成員國利益。自2022年起累計自愿減產60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IEA)新公布OPEC國家閑置產能為530萬桶/日。其中沙特、阿聯酋、伊拉克、科威特分別為310萬桶、110萬桶、60萬桶和40萬桶。
低成本產能自愿閑置,因為中東土豪不缺美元;高成本的頁巖油卻要擴大生產,因為美國亟需減少貿易逆差。
特朗普要為能源巨頭謀利益,是希望產量提高開采一桶虧一桶?還是產量提高、油價企穩,金主收獲戴維斯雙擊呢?
點評AI的回答
關于“抑制通貨膨脹”
這是“政治正確的廢話”。沒有不聲稱“反通脹”的政客。向所有國家加征至少10%的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比油價更大、更直接。
關于“促進經濟增長”
AI說得完全正確。
關于“保障能源安全”
AI完全搞反了。當油價低于頁巖油氣開采成本時,能源行業沒有增產的動力。
關于“支持傳統能源產業”
AI又搞反了——低油價不利于美國石油行業的發展,不符合“能源獨立”戰略。
關于“兌現競選承諾”
顯然,AI不懂“聽其言、觀其行”。
DS提出“降低油價打擊俄羅斯”
美國這樣干過,而且成效顯著。但當美國從石油凈進口國變為第一產油國、第一輸出國時,低油價打擊的就不僅僅是俄羅斯,美國自身受害甚至更大。
俄烏沖突給了(更確切地說美國自己創造)以制裁為名將俄羅斯踢下“能源交易牌桌”的機遇,當然要用好。
DS提出“助力制造業”
DS說得對,但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不僅要有較低的油價,還要有充足、低廉的電力,還要翻新/增建基礎設施,培養大批工程師及合格的產業工人。利息要低,匯率要低……既然這些短期難以做到,不如讓自己代言的能源集團先把錢賺了。
DS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存在矛盾之處,與他壓低油價的想法相背離”
知道特朗普的真實想法,就不會感到困惑。
再盤DeepSeek
既然DS表現驚艷,不妨多“聊聊”:
問題一
你說特朗普希望油價下降的第一個理由是顧及消費者利潤,那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就能顧及消費者利益嗎?
DS的回答中有幾個值得討論的點:
1、DS認為美國消費者對油價(尤其是汽油價格)更敏感。
但美國加油的頻次未必高于購買中國商品的頻次,對中國商品價格的敏感性差不到哪兒去。
2、DS說對華關稅服務于長期戰略目標。
基辛格有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仡櫠鸷蟮?0年,美國能源戰略的長期性遠超中國。
3、DS說油價政策簡單易懂,易于傳播。
但對它國加征關稅同樣簡單易懂。特朗普幾乎天天拿關稅說事,今天墨西哥、加拿大,明天中國。還曾說要對金磚國家收100%關稅。提及頻率遠高于油價。
問題二
你說特朗普公開指責OPEC,要求其增產以壓低油價,甚至威脅取消對沙特等盟友的軍事支持。以此證明特朗普希望油價下降。你確定這不是甩鍋?
DS回答。確實,特朗普的這種策略不僅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還與其政治風格和政策目標密切相關。
問題三
從推動美國能源獨立的角度看,特朗普應當推高油價,否則頁巖油開采無利可圖。美國將回到石油凈進口時代。
DS回答: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分析!
DS還舉了兩個例子:
2014-2016年油價暴跌:油價從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30美元以下,導致美國頁巖油行業大規模裁員和破產。
2020年油價暴跌:新冠疫情導致需求崩潰,油價一度跌至負值,頁巖油行業再次遭受重創。
問題四
你說特朗普通過壓低油價打擊俄羅斯。但美國通過制裁、炸斷北溪管線將俄羅斯踢出西方國家油氣供應鏈。
DS回答:非常正確。不過還堅持認為油價下跌對俄羅斯的影響很大。有意思的是TA舉的例子:
2014-2016年油價暴跌:油價從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30美元以下,導致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盧布大幅貶值。
2020年油價暴跌:新冠疫情導致需求崩潰,油價一度跌至負值,俄羅斯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劇。
正是TA為“低油價打擊美國頁巖油”這個命題舉的例子!
通過與AI對話,堅定了我的觀點:不論從國家利益還是能源巨頭的訴求,特朗普都不希望油價下降。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33636.htmlAI把特朗普看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