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玻璃大王”曹德旺、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后,又一商界大佬計劃在教育領域大展拳腳。
1月22日晚,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現身養生堂年會,發表一段40分鐘的演講,并首次釋放出,農夫山泉將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訊息。
對創辦大學的初衷,鐘睒睒給出解釋,“當我們經濟水平提升到有能力來對人類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我們養生堂人不能缺席。”
而如何入局,他也給出了方案,那就是建設一個“由兩條腿組成”的大學。
“零到一是一條腿,這是科學的那條腿,我們還有一條腿,就是技術的一條腿,我們要做到技術的轉化,我們要從紙上的東西,轉化成看得見的東西。”
后,他還表明“對這個學校的承諾,是要依靠養生堂的積累和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員工的貢獻,計劃在未來的十年要捐贈400億元。”
雖然對于建校,鐘睒睒并未展示更多細節,但他強調,這個大學是一定要新穎的,并透露,目前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公布了這一消息。
此前根據多方媒體公開信息顯示,鐘睒睒所說的大學,或就是杭州正在籌建的“錢塘大學”,或以浙江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為基礎。
天眼查顯示,該研究院注冊成立于2024年1月11日,開辦資金為1億元,法人就是鐘睒睒。
結合此次官宣來看,杭州要“辦一所中國沒有的大學”基本已成定局。
或對標西湖大學,杭州第8所市屬高校要來了
來源:官網截圖
在此次演講中,鐘睒睒為創辦大學這一舉動埋了很多伏筆。
他說,如果科學掌握在善良的人手上,那是一種社會的善。但科學掌握在惡的人手上,掌握在自私自利的人手上,那么科學會轉化成一種惡。
并表明,農夫山泉從七八年前,就提出是研究型企業的夢想和追求,因為創新驅動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產力量。
這也就意味著,農夫山泉要不斷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不斷拓寬知識的邊界、知識的交叉、知識的歷史維度、知識的重新塑造和知識的重新謀劃。
同時,他還提醒大家注意人工智能的走向,認為互聯網就是一個過眼煙云,后面的人工智能會把它淹沒掉。
他說,2024年農夫山泉講得多的一個主題便是人工智能,農夫山泉也要在這個領域當中,發揮每一個小的部門,每一個小的獨立的核算體系。
從而讓人工智能幫助傳統產業、底層老百姓、農民來賦能,改善產業升級。保持農夫山泉的市場競爭能力,提升其知識系統,拓展其工具能力。
諸此種種,不就預示著農夫山泉在新時代挑戰下,對于人才和技術的渴望,不過何以解渴呢?
鐘睒睒強調的,注重科學和技術兩方面的發展,既要進行從0到1的科研創新,又要實現技術的轉化和應用,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的大學,便是產學研結合的佳解法。
于企業和人才是雙贏,亦是進行社會反哺的正循環。
從某種意義上,鐘睒睒此次發言,更像是一種不指名道姓的官宣。
早在12月27日,杭州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會上明確2025年要抓好11個方面重點舉措,其中有一條就是推動籌辦“錢塘大學”。
從錢塘大學的定位看,它將是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聚焦一批前沿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
彼時杭州當地就有一些媒體內容披露,這所擬籌建的錢塘大學與鐘睒睒相關聯,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的副院長也大有來頭,是著名科學家陳東敏。
另外,從官宣信息來看,錢塘大學目標宏大。它力爭全年新引育頂尖人才15名以上、各級領軍人才500名,還計劃吸引35萬名35歲以下的大學生。
根據杭州的規劃,這所大學將以基礎科學和高端技術為核心,力求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頂尖人才。
在不少人看來,錢塘大學對標的是西湖大學,建成后,或將成為杭州高教的“雙子星”,同時也會成為第8所杭州市市屬高校。
知識改變命運,他白手起家、連續4年成首富
正如鐘睒睒所說,辦這所大學希望能貢獻知識,能為拓寬人知識的邊界做出自己的努力。
他本人,也是知識改變命運的一員。
回顧鐘睒睒跟農夫山泉的過往,充滿著時代的傳奇色彩。
1954年,鐘睒睒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卻不想因家庭變故,他的父母從省城杭州回到諸暨,導致他小學五年級被迫輟學。
在那段悠悠歲月里,他扛過鋤頭、種過地,干過木匠,學習過泥瓦活。
但他的內心,卻從未放棄過學業。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23歲的鐘睒睒決定報名參加高考,并全心備戰高考,卻不想終以20多分差距落榜,直到第三次,他終于考上了浙江電大(今為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成為了一名中文專業的大學生。
隨后,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畢業后,他先是獲得了進入《浙江日報》農業部擔任編輯的機會,積累大量優質人脈,也吸收了非常多成功的經商案例。
1988年,海南特區掛牌,鐘睒睒前往海南淘金,棄文從商,雖懷揣夢想和激情,但一開始也并不順遂。他辦過報紙、種過蘑菇都沒成功。
直到1990年前后,海南房地產剛剛興起,他靠著將杭州生產的窗簾布匹運到海南銷售,才掙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1991年,經前同事介紹,鐘睒睒拜會了同為浙江人的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后,后來在娃哈哈兒童營養品風靡市場時,鐘睒睒拿下了娃哈哈在海南、廣西的總代理權,不過,當時海南廣西市場消費需求并沒有達到預期。
但這段經歷,讓鐘睒睒未來重回飲料業埋下了一定的伏筆,也學會做生意要“順勢”而行。
1993年,當他和朋友用餐,發現幾乎每桌客人都點了海南當地的特產魚和鱉熬制的養生湯,也由此誕生了“飯店做養生湯,那我就來做養生丸!”的念頭。
同年,他便在海口成立了海南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研制出了“養生堂龜鱉丸”并投入市場,短短一年就從海南賣到了全國,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一千萬”。
隨后,他又在1996年乘勝追擊,推出純凈水,重回具有萬億增長潛力的飲料業。一年后,他又以“農夫山泉”的創立,正式進入包裝水賽道,并推出了“天然水”這一概念。
而“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一經典廣告語在鐘睒睒本人策劃下,徹底走進了千家萬戶。
到2012年,農夫山泉正式開啟了中國包裝水老大長達十余年的連任,不僅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也是大自然的“印鈔機”。
2019年,農夫山泉瓶裝水、茶飲、功能飲料和果汁四大產品的毛利率依次為60.2%、59.7%、50.9%、34.7%。
即以550ml瓶裝水每瓶2元的建議零售價計算,農夫山泉每售出1瓶就能獲得1.2元的毛利潤。
利潤之高,自然讓無數人折腰。
當2020年9月,農夫山泉行至IPO時,獲超70萬人認購,超購1147倍。認購一手200股,中簽比率為12%。創下香港股市高凍資6709.5億港元的紀錄,堪稱“水中茅臺”。
開放認購首日,眾多打新者甚至“擠爆”券商服務器,富途證券的百億融資額瞬間被一搶而空。
農夫山泉上市首日高開85.12%,報39.8港元/股,總市值達4400億港元,直接把實控人鐘睒睒身家沖至578億美元,超越“二馬”做了半小時的中國新首富。
來源:百度股市通
有意思的是,在農夫山泉創辦之前,鐘睒睒還跨界醫療,同年收獲了“國產HPV疫苗第一股”。
早在2001年,鐘睒睒持股98.38%的養生堂就斥資1710萬元收購萬泰生物95%的股權,從此開始進軍生物疫苗行業。
2019年,萬泰生物全資子公司與廈門大學合作研發的2價HPV疫苗終于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批準,成為國內首支獲批的宮頸癌疫苗,打破了國外生物制藥公司的壟斷。
第二年四月,萬泰生物就迎來成功上市。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萬泰生物連續收獲漲停,股價在2021年8月31日登頂146.89元/股,較發行價12.6元/股漲超10倍。
也讓手持萬泰生物+農夫山泉這兩家市值超百億美金企業的鐘睒睒迎來身家暴漲。
2021年至2024年,鐘睒睒分別以4244億元、623億美元、623億美元和508億美元蟬聯《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TOP 1。
對標斯坦福,商業大佬辦學、重塑地方產業格局
順著2025開年,鐘睒睒“不缺席”的動作看去,商業大佬“辦學”早就拉開了序幕。
2015年,馬云高調宣布成立湖畔大學,率先以“精英教育”開場,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創業者黃埔軍校!”
不過湖畔大學理念飽滿,但現實骨感,雖然是“挑選那些有潛力的創業者,通過精英化的教育,為中國培養下一代商業領袖”,但一開始就帶著濃厚的“精英”色彩,讓普通大眾望而卻步。
也由此,在四年后更名為“浙江湖畔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來源:福耀集團
隨后2021年,一直懷有教育情懷的“玻璃大王”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曹德旺便開始了一場“實業家”的教育探索,這一次,是辦真正的大學。
他公開宣布將投入100億元,建設一所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學,不僅“對標斯坦福”,還說“我這輩子賺了很多錢,但我希望的是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事實上,自誕生之日起,福耀科技大學就與地方產業發生關聯。
曹德旺曾多次提到,德國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雙軌制”培養模式,早觸發了他辦高校的想法。他希望通過福耀科技大學,以市場為導向、基礎科學為依托,依據科技和經濟發展需要,培養社會急需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專業人才。
“應用型高校”的提法,也時常出現在他過往對福耀科技大學的定位中。
這一點與鐘睒睒辦學所說的“科學與技術兩條腿走路,做到技術轉化”不謀而合。
而2年后,全球第三大傳感器企業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也加入企業家辦學之列,更是甩出了“史上壕氣”的辦學計劃。
當時,他宣布投資460億元,在家鄉寧波創辦一所名為東方理工大學的新高校,其中300億元是個人出資,160億元由政府支持,讓東方理工大學一舉成為近年來資金規模大的企業家辦學項目。
與曹德旺類似,虞仁榮也把東方理工大學的定位定得較高:一所高水平、創新性、國際化的研究型大學,專注于培養理工科領域的高端人才,并明確表示要走“小而精”的路線。
為此,他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擔任校長,并吸引了56名核心教授加入團隊。
截至目前,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與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均已進入下一階段,前者已在去年11月18日,被浙江教育廳網站發布公示設立;后者已獲中國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兩所高校都將于2025年開始招生。
從福耀科技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再到錢塘大學的設立,不難發現,他們都是現階段拓展高校辦校“邊界”的“先行者”,背后不僅有著成功的企業家、知名師資力量做支撐,更是具備“產教融合”的布局基因,甚至會將成為地方產業格局重塑的“推進器”。
譬如福州正在打造以大學城、東南(福建)科學城為引領的科創走廊,福耀科技大學正位于福州大學城內,將有望發揮出科創錨點功能。
而錢塘江畔,自古便是人文薈萃之地,更是數字經濟第一城,再加上近年杭州有西湖大學的成功在前,也給鐘睒睒400億打造的錢塘大學增添了濃厚的期待色彩。
正如鐘睒睒所說,要敞開胸懷迎接未來,2025年是美好的,未來是美好的。
現在,這個傳奇浙商,又將給杭城教育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33507.html浙商首富要辦大學 投資4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