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兄弟們,這次真沒繃住。就在今天,索尼宣布新游《 CONCORD 》,中文譯名《 星鳴特工 》正式下線,并會為所有購買游戲的用戶退款。
而距離游戲發售,還不到半個月,有的玩家甚至還沒開始游戲,就結束了。
對比以往的褒姒高手,如《 巴比倫隕落 》《 圣歌 》等,又創下了全新記錄。
有網友調侃,星鳴特工如果再不下架,那服務器成本就要超過游戲總銷量了。畢竟一部剛剛上線的多人游戲,實時在線人數僅能維持在幾十個人左右,低跌到過 20 幾人,高峰值都難破 700 人,可能現在看這篇文章的人都比這個數要多。
作為對比,8 月火爆的單機游戲黑神話,同時在線人數已經超過 240 萬人。你說拿黑神話對比太欺負人,那 26 年前的老游戲半條命,在線人數也是星鳴特工的足足 10 倍。
這意味著,游戲的匹配對局數,可能都湊不出三局,翻臺率遠不及我家樓下的麻將館。
在星鳴特工中,隨便打開一局挑戰模式,就能獲得世界排名前 20 的成績。人人都是國服選手,大家都是 Rank 排名前一百的高玩。
而這部星鳴特工,是由索尼旗下工作室 Firewalk Studio 開發,發行于 PS5 和 PC 平臺。
理論上來說,它和戰神、神秘海域、后生還者、蜘蛛俠一樣,是完完全全的 PlayStation 第一方作品。
要知道,索尼 PlayStation 今年的第一方作品本就少的可憐。大半個 2024 幾乎都靠著《 絕地潛兵 》獨挑大梁,所以選擇在下半年發售的星鳴特工,自然是被寄予厚望。
這部游戲也算是標準的 3A 配置,大制作+幾個億美元的成本+Firewalk 工作室的全部人力資源。游戲玩法,則是多人在線模式下的競技 FPS。類似于守望先鋒那種,有英雄技能、可以隨時換英雄的團隊合作射擊。
不說早就不新鮮了吧,甚至已經算有點過時。這游戲立項時間剛好是 2016 年,那個守望先鋒火爆的夏天。
即便這款游戲的操作手感不錯,畫面與制作規格也不低,其開發組母公司還是曾經的 Bungie,那個做出過光環的工作室。但配上這普通的玩法,就算拿著索尼第一方的宣發資源,也無力回天。
讓人難繃的是,在 F2P( 免費內購制網游 )大行其道的現在,這游戲標準版售價仍然給你標個 40 刀,港區 308 港幣,和絕地潛兵一模一樣。屬于是只看到了絕地潛兵吃到蛋糕,卻沒看到人家是 PVE,而且有前作基礎,星鳴特工卻是個新 IP 下的純 PVP。
不過,雖然這游戲銷量低,但它關注度一直很高。因為在宣發期間,這游戲打著《 銀河護衛隊 》的風格,發售后卻變成了充斥著刻板符號化 LGBT 元素的抽象游戲。英雄的形象設計,只能說突出一個包容。
而且,星鳴特工也是小發打游戲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選人界面,會給英雄標出性別的游戲。
他、她、非二元、尚未確定。至于像小發這種自我認同是武裝直升機的,還在等他推出一個新角色。
這幾天,海外 X 上幾乎一邊倒地在討伐星鳴特工。首當其沖的,就是糟糕的形象設計。完全不為了美學服務,感覺就是奔著把角色做丑去的。你甚至不知道制作組是想政治正確,還是在故意加深刻板印象。
社區玩家們,拿黑神話無情拷打星鳴特工。發現無論是開發時長、成本、團隊人數,后者都被無情碾壓。
近來自韓國的熱門游戲《 第一后裔 》,數據上也把星鳴特工無情吊打。而第一后羿,則是款明面上主打“ 性感角色 ”的政治不正確游戲。
二者的玩家數量一對比,就更顯得諷刺。
關鍵的是,各家海外游戲媒體還給了星鳴特工不低的評價。IGN 打出 7 分、KOTAKU 替游戲辯解,希望大家給星鳴特工一個機會。這波熟悉的打臉,也引發了許多玩家的諷刺玩梗。
其實單從游戲工業水準上來看,這游戲硬實力是有的。就是這個玩法,想嘗試的那些人早在守望先鋒里玩過了,更何況守望先鋒還是款基礎免費游戲( 而且這游戲在選人邏輯上,還沒守望做得好 )。
所以,在這款游戲吸引力本就有限的基礎上,還強行加入大量的政治正確要素,只能說是把 DEBUFF 當樂高疊了,受到大量玩家抵制幾乎是必然。其實這些年,歐美游戲的政治正確現象越來越嚴重。
前段時間鬧出的 SBI 事件,小發還特地聊過,估計不少差友都有印象。不知道是咋回事的,也可以點這快速了解。
今年的政治正確風向,也逐漸開始觸底了。備受爭議的刺客信條新作:影,就是那個把日本武士主角,設定成黑人彌助的。
近,也有人曝出線下實體銷量撲街。
爆料真實性存疑,大伙看個樂就行不用當真。
但網上大量節奏,已經明示了這游戲會失去很大一部分以日本為主的亞洲市場。就給人一種感覺,這些游戲廠商寧愿賠錢,也要“ 正確 ”。
他們把本不該是少數族裔的群體,強行設置成少數族裔,寧愿違背常規認知,影響游戲質量和玩家體驗。再好的游戲,也經不住這種折騰。
說白了,普通玩家和游戲廠商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對峙的狀態。因為永遠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大量普通玩家,不希望在喜歡的游戲中出現突兀的政治正確設定。
有些游戲處理的還行,像后生還者里的艾莉、守望先鋒里性取向各異的英雄等,至少能勉強解釋的通。
可現在的這些案例,只能說太刻意了。仿佛是在故意把臉模做丑、讓游戲內的角色越來越不順眼,就差明擺著承認在為“ 正確 ”讓步,不惜毀掉人設。
面對這種做法,少數群體不投訴你抹黑就不錯了。退一步說,盡管真正的玩家中,確實存在很多多元群體,但只要是real gamer,其實更在乎的是游戲是否合理自洽,而不是這款游戲有沒有政治正確。
倒是那些網上叫囂聲量大的,所謂的“ 少數群體 ”,究竟玩不玩游戲可能都得畫個問號。廠商起碼要知道,自己應該取悅的是誰,不然赤字和銷量會證明一切。
目前,唯一說得過去的解釋,就是這些游戲公司的虧錢做法,能提高 MSCI 等機構的綜合評分,有利于樹立投資者心中的良好形象。所謂 MSCI 評分,可以簡單理解為由多家機構聯合,一起給公司打分這么個形式,用作市場綜合表現和參考用。
通常涉及的范疇,有環保、社會責任、用人責任等等。
其中,有些其他的評價體系里,就會包含“ 多元化 ”相關條件。意味著企業在經營時,需要考慮各種不同人群。不僅僅是性別,這里面也有殘障人士等。
而游戲公司,相比于工業、制造業企業,在環保上幾乎沒啥可以作為的,可能就會更注重人權方面的表達。當然,這些也只是猜測。到底為啥這股政治正確之風愈演愈烈,我們依然不得而知。
小發只知道,搞這套是真不賺錢,純純賠本賺吆喝。上個月微軟解散公司內部專門的多元化團隊,還被某些人噴了一波。
也不止微軟,ZOOM、谷歌、META,其實都削減了 DEI 方面的支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開始絕對是有人搗亂,現在也終于快撐不住了。
文章后,再說回星鳴特工這游戲。前兩天,官方發放了意見問卷,詢問廣大玩家( 勉強算是廣大 )有沒有什么建議,能讓這游戲變得更好,感覺還沒完全放棄。而這次的緊急下線,和當初的 2077 情況差不多,就是輿論爆發,游戲質量掛不住面兒了,索尼必須及時止損挽救口碑。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掙扎的余地,實在救不活了。而崩盤的,還得是 Firewalk 這家工作室,他們被收購后第一款傾注心血和成本的大作,落得這么個下場,真是全世界都找不出更慘的。
小發想說,一部面向世界的文娛作品,確實要考慮到兼顧人群的問題。
如何盡量做到讓各種人群都滿意,也是游戲廠商的責任。
但希望他們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受眾占比多的,永遠是喜歡玩游戲的普通玩家。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31789.html索尼花了8年20億做的游戲 只活了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