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宣布了其新一代操作系統的更新,隨之而來的還有革命性的新人工智能平臺Apple Intelligence和煥然一新的Siri,標志著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特別是生成性AI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Apple Intelligence讓Siri有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AI助手。就像《鋼鐵俠》的管家“賈維斯”一樣,只需要一個口令,Siri就能替用戶完成行動,甚至能夠主動做出優選擇。但同時,這也為用戶帶來了隱私泄露等風險。
真正的AI助手?
Siri可以被看作是AI助手的雛形,早在2011年就被蘋果裝載到了iPhone4s之上。然而在過去的13年里,Siri的變化漸進而緩慢。
因缺乏具有人工智慧的主動性,長久以來,Siri無法像當今的AI助手那樣理解復雜語義、自主分析問題并給出建議性解決方案,只能被用來當做執行預設命令的語音助手,甚至一度被用戶當做“雞肋”而無視。
建立在Apple Intelligence基礎之上的Siri可謂獲得了“新生”。全新的Siri不僅能進行自然語言交互、圖像識別、語音識別,還能結合上下文信息深入理解用戶實際需求,主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幫助和建議。
從形象上Siri也開始割斷和以往之間的聯系。新圖標巧妙地借鑒了無限符號的概念,或寓意Apple Intelligence將創造無限的可能。
當用戶激活全新的Siri時,整個設備屏幕邊框都會發光,這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是傳達出全新的Apple Intelligence設備與Siri融為一體的概念。
當然,基于Apple Intelligence的Siri并不是徒有其表,蘋果為大家展示了許多很“實在”的新功能,超吸引人。
舉個例子,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設備中都存有大量文稿、照片等數據。在以往沒有AI助手的時代,當我們想要翻找某一天記錄下的食譜,或者某一時刻和某人的合影時,通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翻找,往往還會無功而返。
雖然數據就在設備中,但找不到就等于丟掉了。
現在,蘋果宣稱Siri可以在不損害隱私的情況下,獲知用戶設備上的各類信息,包括照片、消息、筆記和它們之間的互動關系,并利用這些信息來幫助用戶找到要查找的內容。
它能自動識別和分析用戶的日程安排、郵件內容等重要信息,會主動提醒用戶即將到來的重要會議或任務期限,從此再也不用錯過重要時間節點。
蘋果給出一個案例:當用戶問“媽媽搭乘的航班什么時候降落?”時,Siri會搜索媽媽發送的消息,了解她什么時候分享了航班號,查詢航班進度,并告訴用戶新的到達時間。
全新的Siri還具有了屏幕感知能力,能夠理解用戶設備屏幕上的內容并采取行動。比如當我們的朋友發來的新地址,我們可以說“將這個地址添加到他們的聯系人名片”,Siri 便會處理它。
全新Siri還擁有更大的操作權限,可以進行跨 App 執行操作。比如當我們拍攝一張圖片后,可以對Siri 說“讓這張照片看上去更炫彩”便可以自動增強照片。
我們還可讓 Siri 顯示某個穿著紅色夾克的朋友的照片,然后告訴 Siri 編輯照片并將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或附加到文稿中,全程只需動嘴而不用動手。
另一方面,撰寫郵件或文檔也是我們經常會做的事情。以往需要手動打開多個應用程序,進行查找信息、上傳文件、編輯文檔等操作,這個過程既繁瑣又耗時。
這次蘋果宣布與OpenAI等AI廠商達成合作,首先就把ChatGPT集成到了 Siri 和寫作工具中。
于是,不僅可以使用Siri獲取聯網答案,還當能在我們需要進行文案創作時告訴Siri:“幫我起草一份XX主題的郵件”,Siri 就可以利用寫作工具中的撰寫功能,幫助我們從頭開始創作一篇原創內容。
當我們覺得某一段話不達意時,寫作工具也可以快速找到更合適的字詞,還可以校對文本,重寫不同的版本,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書寫工具可以在包括第三方應用程序在內的幾乎任何需要寫作的場景下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幫我們節省構思和查找資料的時間。
更好的AI體驗會犧牲個人隱私嗎?
如此強大的AI能力基于擴大的用戶信息訪問權限,Siri就像我們“肚子里的蛔蟲”一樣了解我們,用戶也要因此承擔更多的隱私泄露風險。
即便對一向重視隱私的蘋果而言,如何避免用戶隱私泄露仍是一大挑戰。
蘋果稱,隱私安全將是使蘋果的人工智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功能,將通過在本地設備運行自主研發的AI模型等方式,可在不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下實現AI服務。
然而,這對設備硬件性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目前Apple Intelligence只能在 Apple M1、M2、M3和M4芯片以及A17 Pro等新芯片組的設備上使用,意味著iPhone 15 Pro Max級別以下的蘋果用戶將被蘋果的AI時代所拋棄。
即便用戶使用的是新的M4芯片,其本地算力仍不足以支撐本地計算云端萬億級的大模型。若想要更好的AI體驗,必然要涉及到數據上傳和云端計算。
蘋果又表示,當用戶使用云端計算時,會通過加密的方式連接到私有云服務器。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righi表示,“這些上傳到云端的數據絕對不會被儲存,就連蘋果都無法訪問,數據只用來執行請求。”
此外,當Siri還可以調用 OpenAI的ChatGPT以解決更復雜的AI使用需求。隱私安全爭議的核心就在于此——第三方AI廠商在此過程中,很可能會掌握蘋果用戶的隱私數據。
蘋果表示,在用戶使用ChatGPT時,IP地址會被隱藏,以確保請求不會被存儲或追蹤。
蘋果將與第三方AI廠商展開合作,間接證明蘋果目前缺乏技術能力去制作自己的云端大模型。
這帶來了另一項爭議——任何AI大模型都存在“幻覺”,在缺乏有效的事實審查和風險控制下,會為用戶提供看似合理但錯漏百出的答案。比如當用戶想要咨詢AI模型某個法律問題時,AI提供的建議可能完全違背現用戶所在地區的法律法規,如果用戶盲目聽從,那么可能會導致法律糾紛和經濟損失。
又比如,當人們問芝士和披薩沾不到一起時,谷歌AI告訴人們可以往披薩上涂膠水。
顯然,當第三方AI出現“幻覺”時候,蘋果很可能無力及時糾正。也或許,蘋果早就打好了算盤:這都是OpenAI說的,出了問題可別怪我!
前不久,馬斯克在X發圖嘲諷蘋果與OpenAI的合作,圖指蘋果是在借iPhone設備將用戶手中的數據喂給OpenAI,并稱: “蘋果一邊說著‘保護你的隱私’,一邊把你的數據交給他們不理解也無法自己創造的第三方人工智能,這根本就不是在保護隱私!”同時他還宣布:如果iPhone搭載ChatGPT將禁止這些設備進入自家的公司。
隨后,科技圈風投公司Sutter Hill Ventures執行董事Sam Pullara解釋稱,“只有在用戶基于每個請求都予以批準時,蘋果才會把特定請求的數據發送給OpenAI。這與今天使用ChatGPT的App沒有什么不同。”
而馬斯克對此發出質疑:“既然和使用ChatGPT的APP沒區別,那干嘛不讓用戶直接用App得了?”
與第三方AI廠商合作無疑是一種雙贏的商業行為。據悉,蘋果并沒有向OpenAI支付在其操作系統中使用ChatGPT的費用,OpenAI也沒有向蘋果支付費用。相反,蘋果公司能夠為用戶提供可以說是好的現代聊天機器人,同時規避了內容風險。與此同時,OpenAI 可以接觸到數以億計的客戶。
蘋果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免費訪問 ChatGPT,而無需創建帳戶。但蘋果還表示,ChatGPT 訂閱者可以連接帳戶以訪問這些體驗中的付費功能。潛臺詞是,如果用戶不向ChatGPT付費,很可能無法獲得佳的AI體驗。這些用戶終可能會像OpenAI繳納每月20美元的訂閱費。
蘋果透露,除了OpenAI的ChatGPT之外,此后還會陸續接入其他大模型,未來蘋果在AI領域的進展將繼續吸引行業的關注。
如果馬斯克履行他的言論,輿論壓力將給到蘋果。屆時蘋果的第三方AI模型合作模式是否會有改變?馬斯克的xAI會不會成為蘋果的合作商?AI時代的精彩好戲已經拉開帷幕。
目前Apple Intelligence僅對開發者開放。如果注冊了蘋果的公共測試計劃,Apple Intelligence將在公共測試版中提供,正式版本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向公眾發布。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30368.html蘋果Siri更智能了!安全隱私問題引發馬斯克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