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消息,有報道稱,顧客王先生在某咖啡店購買了幾杯冰咖啡,打開蓋子卻發現冰塊已經發霉長毛。該事件迅速在網上引起了討論。
許多網友提出疑問,冰的成分不是只有水嗎?怎么也會發霉?是的,純水是不會發霉的,但是當水里或者冰里混入了其他東西,那就不好說了。
實際上,我們喝的飲料里的冰,其實可能挺臟的。有研究發現,加冰塊的奶茶,其菌落總數明顯高于不加冰的奶茶。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飲料中的冰塊如此之臟?
一說到冰塊,我們通常會覺得還算干凈。因為在我們樸素的概念里,低溫并不利于細菌和病毒的繁殖。然而,事實是,飲料所用冰塊的污染途徑非常之多,并不只局限于制冰的水中是否有細菌和病毒。
1、制冰水源不衛生
為了確保冰塊的衛生和安全,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冷凍飲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的規定,制冰用水應該是經過消毒的安全的飲用水。然而,并非每個商家都舍得花金錢和時間去選用合格的制冰水。
如果制冰水中本來就有微生物,那么制出的冰細菌總數超標、有致病菌或病毒的概率就很大。雖然低溫不利于微生物繁殖,但低溫并不一定能使已有的微生物死亡,當消費者吃下冰塊中的致病微生物時,微生物會在體內開始繁殖,終導致疾病。
2、制冰或冰塊運輸、存儲設備被污染
制冰機外觀和內部如果沒有按規定開展定期清洗和消毒,也很容易藏污納垢。
同時,我們看到很多商家為了方便取用,存放冰塊的容器往往是敞口,這就大大增加了被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甚至蟑螂蚊蠅等污染的風險。
同時,運輸冰塊的容器、取冰的冰鏟若存放不當,或沒有及時清洗消毒,也很容易將污染物帶入到冰塊中。
3、冰塊為非可食用冰塊
這種情況雖然少見,但也曾有新聞報道過,某黑心商家為“物盡其用”,用儲存魚蝦海鮮的冰塊,來作為飲料冰塊。這種冰塊中很可能含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危險性極高。
因此,說飲料中的冰塊很臟,的確不算夸張。
我們在購買飲料時,真心建議不加冰,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還能多喝到一些飲料。畢竟,飲料中加冰塊,占據了不小的容量。
盡管加冰有風險,但依然有朋友因為習慣偏好,就是想喝冰涼的飲料,這該如何解決?
我們一方面可以試著將加冰飲料的食品安全風險降至低,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一些能讓飲料不加冰也好喝的小技巧。
想降低吃到被污染的冰的概率,可以這樣做:
1、在家自制冰塊
在家自制冰塊,出門用保溫杯帶著冰塊,買飲料后自行加入。只要注意用具的清洗消毒,自制冰塊可以確保制冰用水干凈衛生、儲存和運輸過程安全,但比較麻煩,費時費力。
2、選擇衛生狀況看起來更好的店
購買加冰飲料時,注意查看店家盛裝冰塊的容器是否外觀潔凈、加蓋密封;店員操作取冰時是否佩戴一次性手套、冰鏟是否存放在干凈衛生的專用容器中,等等。選擇這些方面都做得相對更好的商家。
想讓飲料不加冰也好喝,可以這樣做:
加入幾片薄荷
薄荷中的薄荷醇能刺激人體神經末梢上的冷覺感受器,讓人感受到熱量的散失、更加清爽。
加入甘甜水果,提升甜度
除了低溫,我們還能通過提高甜度來增加爽感,可以在飲料中加入一些味道甘甜的水果,比如葡萄、西瓜等,提升口感。雖然不夠冰爽,但卻足夠美味。
一個小妙招
如果不方便買到冷藏飲料,可以試試用打濕的紙巾或毛巾包裹住飲料,放進冷凍室內,可以在幾分鐘內快速得到一杯冰鎮飲料。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29963.html勸你別隨便喝加冰的飲料:因為可能冰塊很臟很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