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說再?微軟今晨洋洋得意地發表了一系列基于高通處理器的Windows PC,其中包括自家的Surface混合形態筆電,它們在Geekbench與Cinebench性能基準測試中多次擊敗基于M3處理器的MacBook Air,那種發自內心的優越感將觀眾拉回往日的Xbox產品發布會,尤以斯賓賽主持的歷屆發布會為典型。
使用高通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的新款Surface在網頁瀏覽續航測試中堅持了16小時56分鐘之多,領先曾經的王者MacBook Air多達一個半小時;視頻播放持續了二十多個小時,較MacBook Air多了兩個多小時。
舊款x86型號更被秒殺:以2022款Surface Laptop 5為例,其網頁瀏覽與視頻播放方面的成績分別只有8小時38分鐘與12小時30分鐘,較新型號落后了差不多一倍。
之前微軟并非沒嘗試ARM處理器,早在2012年便推出Surface RT……到2019年仍不死心,發表了Surface Pro X,可惜沒過幾個月蘋果發表了石破天驚M1,儼然以ARM領域王者自居。
也正是在2019年,當時的蘋果處理器首席架構師Gerard Williams帶著兩個人另立門戶,成立了一家名為Nuvia的初創企業。
高通在2021年以14億美元高溢價收購了這家成立僅兩年,員工上百人的小公司。Nuvia的成果孵化為如今的曉龍Snapdragon X,微軟對其寄予厚望,幽怨地表示等了二十多年,終于見到意中人:“等了二十多年,終于拿到王牌,我們定能力拔頭籌”,微軟執行副總Yusuf Mehdi稱。
至于用戶關心的應用程序兼容性,微軟聲稱多達87%的應用有ARM原生版本,僅剩13%要用到兼容層轉譯——蘋果有Rosetta 2,微軟也拿出了相應的Prism模擬器,號稱轉譯效率是舊款的兩倍,但并未出示證據。
微軟的暴論至少有一部分是正確的:Photoshop、Dropbox、Zoom、Spotify、Amazon Prime、Hulu……許多知名應用均有現成的ARM64原生版本,且業界大勢確實正向ARM體系轉移:以Chrome、Edge、Firefox為首的網絡瀏覽器均有相應的原生ARM版本,小眾瀏覽器Opera也在上周步其后塵,發布了ARM版本。
由于高通Snapdragon X處理器內置神經網絡加速器(NPU),微軟在ARM版Windows中內置了四十多個AI模型,其中十個是后臺運行的小語言模型(SLM),供開發者調用,續航測試場景包括這些始終在后臺運行的SLM。
目前已有宏碁、華碩、戴爾、惠普、聯想、三星等廠商推出基于高通處理器的“Copilot Plus PC”,這是微軟對處于AI變革前夜Windows PC的愛稱。
除大肆宣傳的場景回溯能力外,Windows 11現可提供由AI驅動的字幕生成功能,任何視頻均可獲得實時字幕翻譯(MPC也可以嗎?可能沒戲)。此外還有面向游戲用戶的絲滑及自動美顏功能(Auto Super Resolution),可使老游戲煥發青春。這些游戲上市已久,不太可能獲得NVIDIA DLSS、AMD FidelityFX,以及Intel XeSS的支持。
本文鏈接:http://www.bbbearmall.com/news-129492.html微軟再次穩操勝券